說起世界連鎖的披薩速食企業,相信大多數人心目中的第一家肯定是必勝客,如果要問第二家的話,大多數人估計就會想起來達美樂了,然而就在最近達美樂突然宣佈關店205家的消息傳來,讓人不禁想問這披薩巨頭是不好賣了嗎?
一、達美樂突然關店205家?
據鳳凰新聞轉載極速財訊的報導,全球披薩連鎖巨頭達美樂(Domino’s Pizza)宣佈了一項重大戰略調整: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總計205家虧損門店,涉及一次性成本約9700萬澳元(約合6100萬美元)。
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市場震動,尤其是其中172家閉店集中在日本市場,佔比高達84%。達美樂首席執行官馬克·范戴克(Mark van Dyck)在聲明中強調,此次調整是“為了提升盈利能力”,並稱日本仍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但未來投資需“更加專注和嚴謹”。
達美樂中國的回應則顯得更為積極。面對全球閉店潮的輿論關注,達美樂中國向媒體表示:該調整“與中國市場無關”。
對於該消息,網友們眾說紛紜。有網友直言,“日本市場虧了那麼多錢,還說是有潛力。這話說得太好聽了吧,不賺錢的潛力有啥用?”
達美樂的故事始於1960年,美國密歇根州的一間小餐館。創始人湯姆·莫納漢(Tom Monaghan)曾以“30分鐘送達”為核心賣點,建立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使得公司盈利大幅增加。
極速財訊注意到,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去年四季度加倉了去年三季度新進的達美樂披薩(DPZ),持股較三季度增加110萬股,環比增幅86.49%,在伯克希爾去年四季度新增押注中僅次於Constellation Brands,但持股數量僅238萬股,期末持股市值為10億美元。
二、披薩巨頭這是不好賣了嗎?
達美樂宣佈將在全球關閉總計 205 家虧損門店,這一消息瞬間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與熱議,人們不禁紛紛猜測,披薩巨頭達美樂這是不好賣了嗎?
首先,在商業的世界裡,特別是餐飲行業,企業的店鋪佈局處於不斷的動態調整之中。達美樂突然關店205家,從這個角度來看,並不完全讓人感到意外。餐飲企業的經營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如成本、市場需求、競爭態勢等。對於大多數餐飲企業而言,開店與關店是其優化經營佈局的重要手段。開店是為了捕捉新的市場機會,開拓新的消費群體或者進入新興的市場區域。當企業發現某個地區有潛在的消費需求未被充分滿足,或者有新的消費趨勢可以利用時,便會考慮開設新的門店。然而,關店同樣也是企業經營的一部分。當某個門店持續處於虧損狀態,或者其盈利能力低於企業的預期時,關閉該門店就成為了一種合理的選擇。
其次,仔細研究達美樂此次關閉的 205 家門店分佈情況,可以發現其中有 172 家位於日本。日本市場已然成為此次閉店影響最大的區域。近年來,隨著本地及國際連鎖餐廳在日本市場的擴張,競爭變得異常激烈。不僅有傳統的日本本土餐飲品牌,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速食巨頭紛紛搶灘登陸,使得市場份額變得更加分散。此外,日本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變化,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增加,對外來食品的熱情有所減退,這些都給以披薩為主的達美樂帶來了更大的經營壓力。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趨勢的變化,達美樂選擇關閉部分業績不佳的店鋪,專注於更具潛力的市場或改進現有業務模式,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第三,相比之下,達美樂在中國市場的影響似乎不大。在中國,達美樂由達勢股份負責運營,這意味著其在中國市場的運作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特殊性。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群體,對於高品質、國際化美食的需求持續上升。雖然達美樂在中國同樣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憑藉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和產品特色,仍然能夠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佔據一席之地。
第四,從長期的企業發展戰略視角來看,任何一個企業,哪怕是像達美樂這樣的行業巨頭,都不可能常勝不敗。市場環境是動態變化的,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演變,競爭對手也在持續創新和發展。達美樂想要始終處於優勢位置,就必須持續進行動態調整。在全球市場佈局上,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潛力、競爭狀況等因素,合理分配資源,優化門店佈局。對於達美樂以及其他披薩巨頭們來說,只有深刻認識到市場的變化無常,持續保持動態調整的能力,才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立足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