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能源交付難,去年3月份小米SU7正式上市,隨之而來讓小米汽車頭大的就是交付問題。終端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甚至到2024年底,小米SU7的最快提車時間也需要16-19周。然而,小米交付真的慢嗎?
產能放飛
我們來看,最近小米汽車官方公佈了3月份的交付數據,2025年3月小米汽車交付新車29000輛。要知道小米SU7上市整整一周年,這個數字其實已經超過絕大多數初創車企單品的交付量了。
目前,小米汽車已經連續6個月交付量超過2萬台。
甚至有網友戲稱:小米SU7交付越快=交付越慢。邏輯鏈條為訂單太多…找誰說理去?
其實在今年初的時候,小米汽車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就曾親自確認,小米SU7的總交付量已經超過15萬輛。如果僅計算單一產品的交付量,小米汽車僅用1年時間,便爬升至初創車企單車交付的第一梯隊。
那麼,按這個增長速度發展下去,隨著未來小米汽車產能不斷擴充,對市場份額的吞噬能力,也是需要競爭對手們警惕的一件事兒。
產能擴充
有趣的是,小米汽車一期工廠的年規劃產能同樣是15萬輛,顯然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轉了。儘管去年小米汽車對於一期工廠產線進行升級改造,試圖提升產能,不過面對絡繹不絕的訂單,僅憑改造產線帶來的產能提升就顯得有點杯水車薪。
3月底,甚至連京東副總裁繆欽在公開演講中喊話小米工廠擴容,一度登上熱搜榜。
雷軍當然不會滿足於現狀,他的競爭策略一直都是“份額至上”,就目前的交付速度而言,遠遠沒有達到“捲死”同行的程度。
那麼按計劃,小米二期工廠將會在今年6本月完成,計劃在7、8月份正式投產。然而,此前也有一些傳聞,二期工廠新產線將會留給新車,也就是3月28日,被小米汽車官方正式發佈的小米YU7,這將是一台30萬元級的純電SUV。
這台車將會在今年6-7月份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定位是一台中型SUV,不過售價可能會直接瞄準定位中型SUV的Model Y。
即便是未來小米YU7訂單沒能像小米SU7那樣火爆,但是它鎖定的產能,也會是讓小米汽車頭大的一面。
不過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小米汽車計劃擴建位於北京亦莊的二期工廠,將原本53公頃的廠區,翻倍至105公頃。這一消息還沒有得到小米官方的證實。此前,也有人將這塊地猜測為小米的三期工廠。
目前小米其次2025年交付目標為35萬台。
殺機漸顯
且不說小米YU7能否成為爆款,如果小米汽車真的能夠在今年完成35萬輛產能,那麼對於高端汽車市場份額的衝擊,是難以想像的。
參考雷軍此前在非汽車領域的戰略方式,在達到滿意的市場份額之前,他是可以接受不盈利的。用更直白的話來講,就是“我就想捲死各位,或者被各位捲死”,這並不指小米汽車會和同級競品展開價格戰,而是在產品各方面的碾壓,從小米已經上市和暫未上市的產品上來看,它們確實具備這種實力。
對於競爭對手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主動權並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隨著小米汽車產品矩陣不斷完善,它的競爭對手目前最好的策略,趁著小米二期工廠還沒有正式投產,應該儘快搶先搶佔市場份額,越早越好。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