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瘦身”,梅賽德斯-賓士A級即將停產
更新于:2025-03-27 18:38:14

梅賽德斯-賓士近期通過海外媒體Drive宣佈了一項重大戰略調整:正式結束A級車型長達28年的生產歷史。這意味著當前的第四代A級將成為該系統列的最後一款車型,未來包括A級AMG在內的所有換代車型都將不再推出。此舉是賓士全球產品線精簡計劃的一部分。

賓士首席技術官Markus Schafer解釋道:“為了構建一個更具全球吸引力的產品線,我們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儘管A級車型在歐洲市場表現穩定,但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個關鍵市場,它的接受度一直不高。”數據顯示,過去三年裡,A級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了42%,這成為此次調整的關鍵因素。

回顧賓士的歷史,A級車型雖然不像S級那樣擁有悠久的歷史,也不及C級的銷量耀眼,但它在賓士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A級的誕生與中國市場有著不解之緣。上世紀90年代,海灣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導致油價飆升,小排量、節能環保的車型開始受到豪華品牌的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賓士決定研發A級車型,這對當時的賓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他們在前置前驅車型方面幾乎沒有經驗。然而,賓士最終推出了創新的“三明治”車身結構,即將引擎、變速器、前後軸和油箱等關鍵部件設計在車廂底板下方或傾斜放置在車廂前方,A級車型由此誕生。

1997年,第一代A級車(W186)在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它的設計理念源自1994年為中國市場設計的FCC Concept概念車,外觀更像一個小型MPV而非傳統的兩廂轎車。楔形的車頭和高高的車身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儘管最初A級車型在麋鹿測試中遇到了困難,但通過降低底盤、更換更寬的輪胎以及加裝電子穩定系統(ESP)、側傾角感測器和橫向加速感測器等輔助裝置,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

雖然發佈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市場對這款造型獨特的車還是給予了認可。第一代A級車型在1997年至2004年的生命週期內共售出了110萬輛,為第二代A級車型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第二代A級車型(W169)問世。與第一代相比,它在細節上進行了改進,如大燈、進氣格柵和尾燈等,但整體設計依然保留了第一代的主線。車身尺寸的增加使得第二代A級的內部空間比第一代提升了15%。為了進一步提升第二代A級的銷量,賓士投入了大量資源,包括邀請女歌星Christina Aguilera演唱廣告歌曲、拍攝廣告,並請來了Giorgio Armani、Boris Becker等大牌明星助陣。這些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2004年第二代A級的銷量達到了5萬輛,而截至2008年,其總銷量已接近70萬輛。

2010年年底,第二代A級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與奧迪A3和寶馬1系等車型展開競爭。然而,由於沒有對車型進行本土化改進,並且中國市場對這類“豪華小車”的接受度不高,A級車型在中國上市的頭兩年裡銷量平平。

直到第三代A級車型的出現,情況才有所改變。隨著消費者對個人化豪華小車的需求增加,奧迪A3、寶馬1系和MINI等車型的成功迫使賓士A級進行革新。2012年,第三代A級正式發佈,採用全新MFA平台研發,在尺寸、動力和配置上均有顯著提升。尤其是外觀設計上,完全顛覆了之前居家小MPV的風格。

除了外觀上的改變,第三代A級在動力方面也進行了大幅升級。除了普通版搭載的1.6T和2.0T發動機外,賓士的高端性能部門還推出了A45 AMG這款令人驚豔的小鋼炮。其2.0T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360馬力,最大扭矩為450牛米,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強悍的四驅系統,成為眾多車迷心中的夢想之車。

2018年,隨著三廂版A級在北京國際車展上全球首發以及日內瓦車展上標準軸距車型的發佈,A級車型再次迎來了換代。然而,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資品牌不斷市場區隔搶佔市場份額,賓士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因此,賓士將第四代A級進行了國產化,並推出了長軸距三廂版本,這一版本僅在中國市場獨有。

展望未來,賓士將保留的車型包括CLA、CLA Shooting Brake、GLA和GLB。此外,賓士還將推出一款被稱為“小G”的新車型。幾天前,全新賓士CLA已經正式發佈,它基於全新的MMA電動平臺打造,該平臺具有800伏電氣架構、全新電驅單元以及全新的操作系統MB.OS三大特點。未來,在該平臺上還將誕生CLA Shooting Brake、全新GLA、全新GLB以及“小G”等車型。

綜上,賓士A級的退場並非個例。寶馬1系、奧迪A3/Q2等車型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壓力。豪華品牌必須進行“斷舍離”,從過去的“銷量為王”轉變為“保證利潤”,砍掉低端車型、聚焦高端市場,才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並良性發展下去。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