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蘇轼的詩讓你淚流滿面?守護蘇氏墓地42年他這樣說...... |東坡大家講
更新于:2025-04-03 19:13:14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蘇東坡的詩歌,時而氣勢磅礴,豪氣沖天,如“西北望,射天狼”;時而婉約秀美,逼得後世人再寫同題卻無法超越,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4月3日,《東坡大家講》清明特別節目中,眉山東坡區永光村村民、守護蘇氏墓地42年四川省十佳文物志願者陶宗勤提到自己最愛的蘇轼詩句,提到最愛的仍是東坡為發妻王弗寫下的“明月夜,短松岡。”

1065年,蘇東坡年僅27歲的結發妻子王弗離世,歸葬眉山蘇墳山。蘇轼思念愛妻,寫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1101年,蘇東坡去世,卻未與發妻王弗同穴,而是與續弦王閏之一起長眠在了郟縣。

陶宗勤說,他在守墓的時候經常會遇見遊客,會向他詢問各座墳的主人是誰,很多人都會向他表達曾被蘇轼“十年生死兩茫茫”所感動。“聽大家說得多了,我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學習東坡的詩詞,學習‘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慢慢掌握其中的道理。我越讀越覺得東坡先生這首詞寫得非常好,把他對於王弗的感情寫得非常到位。”

而這首詩中所傳遞的力量,也讓陶宗勤也開始奮發向上,去努力學習宋史,去學習東坡的詩詞,向各類專家請教。學習之後,也將所獲得的知識反饋給遊客。“我想著也是傳遞東坡文化的一種方式。”陶宗勤說。

而這種力量更是推動了陶宗勤堅持守墓40多年。“我小時候,父親就告訴我,我們山上埋的是蘇老泉,是蘇轼和蘇轍的父親。三蘇是我們老鄉,從小我們就有向三蘇學習的信仰。他們對老百姓民為邦本的精神,貫穿了一生。正是因為如此,1984年,我開始自願守在蘇墳山,一直幹到了今天。”陶宗勤說,他還要做通兒子的工作,讓為蘇氏守墓的傳統,在他的家裡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