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園區里的科創基因 看四川成都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如何向“新”而行
更新于:2025-03-26 13:02:11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2024年,四川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這其中,一個個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是有力註腳。

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聚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4家,工信部製造業單項冠軍1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22家,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7個……2025年是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立園的第一年,立下了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0%以上的發展目標。

近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正式啟動“新技術·新動能·新未來” ——致敬2024四川經濟影響力人物大型採訪活動,尋找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時代標杆。封面新聞記者對話成都創新創業示範基地黨工委委員、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備組副組長文移帆,尋找園區向新前行的蓬勃動能。

科技創新的主引擎

積極建設國內一流高端電子裝備集聚區

去年12月,位於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

作為隱身材料領域的單項冠軍,佳馳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在隱身材料的薄型化和輕量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其生產的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產品已佈局航空、航太、電子等領域的重點型號和重點產品。

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以成都佳馳電子為例,看見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科創基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城市進化的核心動能,也是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發展定位。

文移帆提到一組數據,園區現有規上工業企業294家,2024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07.6億元,分別約佔全區的85%和87%。“同時,園區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7個,佔全區的60%以上。”文移帆表示,園區是郫都科技創新的主引擎,也是工業發展的主陣地,聚焦電子資訊、綠色食品、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四大主攻方向,正積極建設西部科技協同創新示範區、國內一流高端電子裝備集聚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川菜產業發展引領區。

據悉,依託中電科、華為、京東方、佳馳科技等本地龍頭企業,園區已落地中電科四威產業基地、成都智算中心、東材科技等重點專案,聚集電子資訊產業規上企業75家,產值約91億元;融合產業企業91家,產值約150億元。

同時,園區與成都高新區協同共建1361畝“電子資訊產業園”,引入東材科技等6個專案,2024年跨區域項目貢獻產值超80億元,實現“1+1>2”協同效應。

四大主攻方向

搶抓科技革命機遇

去年10月以來,成都大力開展“立園滿園”行動,化解部分園區在空間佈局相互交叉、產業佈局存在重疊等問題,進而引導資源與企業朝著符合產業佈局的園區集中。

成都市郫都區快速整合成都現代工業港與中國川菜產業城兩大園區,成立了規劃面積達18.6平方公里的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25年是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立園的第一年,園區如何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文移帆透露,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實際,園區確定了“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新材料、綠色食品”四大主攻產業方向,以及新型顯示、復合調味品、氫能裝備等12個垂直細分領域,形成全區工業發展的“412”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產業更聚焦、領域更專業。

在電子信息板塊,將搶抓機遇,利用29所鏈主效應,積極導入中電科集團、國防科工局產業資源,推動形成特定領域產業集群。同時,深化與高新西區協同協作,圍繞京東方、華為、華虹等龍頭企業,引進新型顯示、先進封裝配套專案,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在裝備製造和新材料板塊,打造氫能裝備創新場景,力促氫能裝備產品推廣應用。全力推動清陶新能源二期專案6月開工,深挖清陶能源電芯和PACK材料供應商。

在綠色食品板塊,針對國內市場,拍攝川菜主題系列短劇;針對國際市場,運用“跨境電商+海外倉”推動出川出海。

文移帆透露,2025年園區目標為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0%以上,營收突破600億元,規上工業突破300家。

全力推動製造業“智改數轉”

今年力爭新打造智能工廠3個以上

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作為擬創建省級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創新是園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圍繞科技創新,園區將如何發力?

文移帆表示,2025年將重點圍繞加強專業支援、推動成果轉化和實施智轉數改等內容開展工作。“我們已確定首批3名專家,正開展園區招商、金融、產業政策諮詢服務工作。”據悉,園區已經組建專家顧問團,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在郫都轉化,還將在園區搭建電子科大、四川大學、西南交大、西華大學四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同時,全力推動製造業“智改數轉”。依託華為(西南)數位機器人創新中心和中國電信等行動營運商,今年將力爭新打造智能工廠3個以上、數位化車間8個以上。

數據顯示,園區已培育智能工廠超6個,建設數位化車間超20個、數字產線超30條打造一批“智改數轉”產品或服務,到2026年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重點產業深度覆蓋。

圖片由郫都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