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北京電力在電網架線中首次應用移動式傘形跨越架
更新于:2025-04-03 18:40:54

董兆瑞

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 (記者尹星雲)4月2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北端,隨著電力操作人員按下遠端作業系統“開傘”指令,一台鋼索交織的紅色巨型傘架緩緩伸展。20分鐘後,傘架全部展開,穩穩地護住了下方的光纜線路,作業人員隨即開始了輸電線路架線工作。這是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首次在電網架線作業中應用移動式傘形跨越架。

國網北京電力應用移動式傘型跨越架對海澱區學院路北端的部分220千伏及110千伏輸電線路實施遷改工程。國網北京電力供圖

為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支撐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京落地,國網北京電力正在對海澱區學院路北端的部分220千伏及110千伏輸電線路實施遷改工程。該工程東起京藏高速上清橋東南角,西至東升鎮八家公園,新建鐵塔9基、新架設輸電線路2.4千米、拆除鐵塔7基,需要跨越京藏高速、城市道路及人流密集的公園等區域,施工難度較大。

“今天我們要在兩基鐵塔之間架線,為了確保線下的光纜正常運行,我們應用了移動式傘形跨越架這種新裝備,可以有效進行安全防護。”國網北京海淀供電公司副經理楊寶傑介紹。

據瞭解,移動式傘形跨越架是基於雨傘原理,利用汽車式起重機和跨越架結構中的電動迴轉支撐,將元件展開成一個堅固的骨架系統,精確遮蓋保護被跨越目標物。該設備可實現遠端操控、無人員高空和近電作業,適用於跨越220千伏及以下輸電線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幹道和普通鐵路等,應用範圍廣泛。本次工程應用的移動式傘形跨越架撐開高度達24米,全部展開后長12米、寬8米,精準覆蓋在高度約20米的光纜線路上方。

國網北京電力在實施工程前,充分考慮了防護傘架的安全距離、吊車受力、風力等多重因素,對安全工況進行了嚴密計算和論證,確保作業穩定性。

“以往,我們需要提前兩到三天人工搭設木質跨越架和封網施工,準備週期長、佔地面積大、安全風險較高。使用移動式傘形跨越架後,可實現遠端操控、無人員高空作業,有效降低了施工風險,顯著提高了建設效率。”北京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數位化科技中心主任汪利君介紹。

近年來,國網北京電力全面提升電網建設水準,與高校、企業、研究院所等建立“產學研用”聯合創新機制,引進行業內外先進施工裝備,通過機械化、智慧化手段,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電網建設施工裝備體系。

“我們在電網工程建設中,創新採用北鬥衛星定位測控、移動式傘形跨越架、BIM三維技術、智慧噴塗機器人、電纜智慧敷設裝置等先進技術裝備,智慧化控制程度更高,施工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明顯提升。”國網北京電力建設部專案管理處處長劉暢表示。

在創新研發、引進應用新型施工裝備的同時,國網北京電力積極開展機械化施工班組建設,通過新技術研究應用,培養基建人才隊伍,為北京電網高質量建設奠定基礎。

堅硬的山群
堅硬的山群
2025-04-09 08:14:12
生態吾家
生態吾家
2025-04-09 08:14:16
建築師的空間
建築師的空間
2025-04-09 08:28:58
中超激戰
中超激戰
2025-04-09 09: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