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乍杭高鐵,重塑的不止滬杭
更新于:2025-04-03 03:27:03

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任俊錳

杭州西站,滬乍杭高鐵將從這裏出發。 新華社發

本報記者 任俊錳

滬杭之間,難以說走就走,早已是乘客間的共識——

幾年前,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鈕心毅就曾遭遇窘境,當時他不得不站在杭州東站門外,不停刷手機,好不容易刷到一張返回上海的票。後來,他有了新經驗,“我到杭州去之前會把來回票買好”。記者此前採訪就發現,不少經常往返滬杭間的乘客與鈕心毅一樣,“大不了再換票,總比買不上要好”。

最近,往返滬杭的常客圈子沸騰了。第二條直連上海與杭州的高鐵有新進展: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發佈《新建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高速鐵路(浙江段)選址公示》,項目進入可研批複關鍵階段。2月,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發佈《滬乍杭高鐵(上海段)、滬乍杭鐵路(上海段)選線專項規劃(草案)公示》。相關公示顯示,滬乍杭高鐵從杭州西站出發,經嘉興進入上海境內,並通過滬蘇通鐵路二期至上海東站,全線共設9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里,計劃今年開工建設。

這個節點,不妨聊聊滬乍杭高鐵可能帶來的新變化,這也是高鐵途經的上海、嘉興、杭州三城乃至更大範圍的長三角城市未來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直達新通道

滬乍杭高鐵,首要的功能必然是滬杭間的直達新通道,在民間也有“滬杭高鐵二線”的稱號。

這正是滬杭間所迫切需要的。2010年,滬杭高鐵開通,滬杭兩城被以350公里時速“系於一線”,一小時交通圈成形,但隨著跨城商旅、通勤等需求持續增長,“一票難求”的情況不時出現,不少人叫苦不迭。

原因何在?道理簡單,需求大、供給小,供需不平衡。從供給上講,長期以來,滬杭之間僅有滬杭高鐵一條高鐵通道,而滬寧之間已有3條高鐵通道,作為長三角的兩條發展主軸線,無疑顯得不夠均衡;從客流上看,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滬昆高鐵重要組成部分,除承擔城際客流外,其還起到我國高鐵大動脈的作用,面對滬杭間的旺盛城際客流需求,便顯得捉襟見肘。

去年12月26日,隨著滬蘇湖高鐵開通,滬杭間多了一條通道,但因需北上湖州繞行,票價較高等問題,對客流壓力緩解作用有限;採用磁懸浮技術的滬杭“超級高鐵”尚處於“預控建設空間”的階段,恐怕還要“懸”上一段時間。兩條線,都是“遠水難解近渴”。

如此看,今年開建的滬乍杭高鐵分擔客流、快速通達作用凸顯。前者自不必說,隨著新線開通,滬杭間運能將大大增強。

不過究竟有多快?滬乍杭高鐵建成後,杭州市民前往上海虹橋站,相比北上經滬蘇湖通道,預計節約近半個小時。前往上海浦東的時間優勢則更大,比如從新建的臨平北站前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僅需約40分鐘,相比現在杭州市民無論是自駕還是“高鐵+地鐵”的形式前往,動輒約3小時的行程,自然是天壤之別。

兩翼齊飛

滬乍杭高鐵開建,對上海至關重要,它是“啟動”東方樞紐的“關鍵一環”。

正如滬乍杭高鐵(上海段)相關公示中提出的,滬乍杭高鐵對完善上海對外輻射通道佈局、提升東方樞紐上海東站連結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理解這一定位?不妨以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為例來說明,作為我國目前最成功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虹橋樞紐向來以航空、高鐵“大交通”的順暢銜接、快進快出聞名,東側是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西側是虹橋火車站,虹橋火車站的客流又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即北向的滬寧方向和南向的滬杭方向。

位於浦東新區、東海之濱的東方樞紐,與虹橋樞紐的邏輯類似。在這裡,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同樣居東,東方樞紐上海東站在西側,未來上海東站將是滬蘇通鐵路二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通車的滬蘇通鐵路一期串起上海、蘇州與南通,二期則是自江蘇太倉至上海奉賢四團段線路,如果到此為止,鐵路“斷頭”,也將讓上海東站失去南向的對外輻射帶動能力。滬乍杭高鐵補上了這關鍵一環,根據規劃,連接上海、嘉興、杭州的滬乍杭高鐵將在四團站利用滬蘇通鐵路接入上海東站。此外,上海東站未來還將引入滬蘇湖高鐵、滬寧沿江高鐵等線路。

東方樞紐,被稱為“虹橋樞紐2.0版”。在上海西部,虹橋樞紐不僅在西側衍生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如今更是連結、輻射、帶動著規劃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為長三角、為全國搭建起聯通國際國內市場“彩虹橋”。在上海東部,東方樞紐正打造僅次於虹橋樞紐的上海第二大綜合交通樞紐,這個“第二”僅是規模,其不僅在空鐵聯運上有著不少創新,使命同樣重大。去年,依託東方樞紐的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設立,未來根據國際開放程度最高區域之一的定位,它將成為全國首個“境內關外”特殊監管區域,提供30天免簽入區等諸多便利政策,凸顯上海打造全球開放樞紐的決心和智慧。

如此,上海將有望形成“西有虹橋樞紐、東有東方樞紐”的“兩翼齊飛”新格局,更好彰顯樞紐功能與輻射帶動作用,更好統籌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讓長三角乃至全國從中受益。

左右逢源

隨著滬乍杭高鐵開建,補上上海、嘉興、杭州沿海區域的鐵路空白,“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形成。

事實上,滬乍杭高鐵不僅將增強上海的輻射帶動能力,也將有望重塑杭州城西的交通與區位,讓“西杭州”得以從交通末梢蛻變為輻射安徽等內陸省份的前沿。從長三角一體化角度看,也將促進上海大都市圈與杭州都市圈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

身處上海杭州兩大都市圈之間的嘉興,是其中受益者。

滬乍杭高鐵在嘉興設有三站,即桐鄉站、嘉興南站和平湖南站。其中,新建的平湖南站將成為平湖首座高鐵站,屆時將結束當地不通鐵路的歷史,據瞭解,未來將可與建設中的滬平鹽城際鐵路在此站換乘。原本的桐鄉站也將迎來改擴建,滬杭高鐵、滬乍杭高鐵均在此設站,未來該站還將接入杭州機場高鐵,並與滬乍杭高鐵貫通,有望實現上海浦東、虹橋與杭州蕭山三座機場直連的新格局,方便周邊群眾按需選擇機場。

更為重要的是,嘉興南站的“樞紐”作用將更為凸顯,未來這裏不僅將成為滬杭高鐵、滬乍杭高鐵以及通蘇嘉甬高鐵的交會車站,同時滬乍杭高鐵有望經該站銜接通蘇嘉甬高鐵,實現兩條高鐵貫通運營。其中,目前在建的通蘇嘉甬高鐵跨越長江與杭州灣,由南向北串起南通、蘇州、嘉興、寧波,是長三角鐵路網的關鍵一“豎”。以往乘高鐵的人會有一種錯覺——蘇州距離杭州比蘇州距離南京更遠。實際上蘇杭間距離要近上不少,造成錯覺的關鍵在蘇州去杭州需從上海繞行,走一個“Z”字形。通蘇嘉甬高鐵則把線路“拉直”了。建成后,嘉興到寧波也將不用繞行杭州,高鐵通行時間有望縮短2/3。

未來,嘉興將形成通達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紹興、湖州等6個方向9條線路,其中有5條鐵路在嘉興南站交會,“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也將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祁連山下 風光旖旎
祁連山下 風光旖旎
2025-03-26 06:16:11
即時零售仍然是藍海
即時零售仍然是藍海
2025-03-26 06:16:24
趕製出口訂單
趕製出口訂單
2025-03-26 06: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