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為什麼如此桀驁不馴?
更新于:2025-04-02 04:25:53

最近,理想汽車的大事件不斷。

日前,理想汽車宣佈將開源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成為全球首家開源整車操作系統的車企;此前,中汽協發佈倡議書,呼籲車企停止發佈銷量周榜以避免惡性競爭。理想回應倡議,在第11周(3月11日-17日)暫停發佈周榜,但僅一周後(3月25日)便重啟週報,僅公佈自身銷量(第12周0.86萬輛),不再涉及行業排名。

 

關於銷量週報爭議,行業早有分歧。蔚來、小鵬、吉利等高管曾公開質疑周榜的片面性。即便如此,理想仍堅持發佈,甚至在中汽協干預后仍未止步。從開源系統到週報重啟,理想的“桀驁不馴”實則是對傳統規則的挑戰——或造勢,或攻敵,無關秩序與道德。這隻是一個新興品牌的全面出擊。

總是走不尋常路

當大多數新勢力品牌押注純電動技術時,理想汽車卻堅定選擇增程式電動路線,憑藉"無里程焦慮"的核心賣點,通過理想ONE和L系列車型迅速打開市場,在銷量上取得重大突破。

 

 

在家庭用車市場,儘管各家車企都推出了針對家庭場景的車型,有些品牌在空間和配置上也下足了功夫,但理想汽車率先打出"家庭奶爸車"的鮮明定位,將家庭用車概念具象化為"冰箱、彩電、大沙發"新三大件,成為中產家庭購車時的必看品牌。在產品佈局上,理想推出了多款針對不同家庭需求的SUV車型,通過尺寸和價格的差異化覆蓋多層次市場需求。

理想汽車的創新不止於此。在七座SUV市場長期採用2+3+2或2+2+3布局的情況下,理想首創2+2+2六座設計,大幅改善了第三排的进出便利性和乘坐视野,成功讓"大六座"成為市場新寵。

在用車場景上,理想創造了"城市用電、長途發電、露營供電"的全新用車模式,開拓了新的用戶價值。

 

 

在智慧駕駛領域,理想曾一度落後於華為和小鵬。后兩者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了更強的智駕認知,而比亞迪更將"天神之眼"智駕系統下放到10萬元級車型。面對競爭壓力,理想加速技術反覆運算,於2025年初推出AD Max V13系統,宣稱可實現"百公里零接管",並新增哨兵模式遠程預覽功能。

更具突破性的是,李想將理想汽車重新定位為人工智慧企業,提出"汽車只是AI的應用場景之一"的前瞻理念,這一戰略定位的升級讓品牌形象獲得質的飛躍。

確實取得了亮眼成績

正是憑藉這些差異化創新,理想汽車在新勢力陣營中脫穎而出,並一騎絕塵。

2024年,理想汽車交付量突破50萬輛,較2023年的376,030輛同比增長33.1%,成為首個累計交付超百萬輛的國產新勢力品牌,同時也是首家實現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其他新勢力表現同樣可圈可點:鴻蒙智行(含問界)年銷44.50萬輛,其中問界M7單車型交付19.59萬輛,成為新勢力最暢銷單品;零跑汽車交付29.37萬輛,超額完成年度目標;蔚來、深藍、極氪年銷均超20萬輛;小鵬19萬輛;新入局的小米汽車首年即斬獲13萬輛銷量。

從2024年的表現來看,大家都交出了較為不錯的成績單。而理想汽車是最耀眼的那個。

以上的成績,均源於理想汽車成功的差異化定位,顛覆了傳統豪華車市場的多項規則儘管市場對增程路線仍抱有微詞,但是從技術路線層面來說,打破了行業對純電路線的單一依賴。從市場多樣性層面來說,多條路線並進絕對要比在一條路徑上死磕到底要好得太多。

更有意思的是,理想汽車把百萬級的空氣懸架直接帶到了40萬區間,重塑了車市的價值體系,讓消費者享受到了更高級的配置。舉例來說,空氣懸架以前在德系車的高端車型裡才會上,而且還得加價。

 

 

理想汽車還有一點值得敬佩。那就是它通過一己之力,徹底把增程市場這個蛋糕做大。2024年增程式汽車銷量達116.7萬輛,同比增長78.7%。同期,純電動車的增速為22.6%、插混車的增速為76.3%。增程車型的同比增速最快。零跑汽車因為“半價理想”的原因,成為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品牌。問界汽車也因為走了和理想汽車同樣的增程路線,成為鴻蒙智行的銷量擔當。

未來,無論理想汽車的結局如何,它已在中國車市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百姓評車

這是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諾基亞已經被‬時代的洪流淘汰。而擁抱創新的品牌‬,尤其是新創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機會勝出。

理想汽車給行業樹立了一個榜樣,只有打破規則,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