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蕭田
霸王茶姬正在奔赴下一個征程——做一家全球化的現代茶品牌。
3月26日淩晨,霸王茶姬以“美股茶飲第一股”的姿態正式遞交了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為295億元人民幣,全年營收124.05億元,淨利潤為25.15億元。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累計達到6440家。
這些數據不僅亮眼,還刷新多個行業紀錄。
事實上,當前的現製飲品行業中,每個品牌都有顯著的差異點。比如蜜雪冰城提供無人能及的低價,喜茶主打現剝皮水果茶,古茗則大力推廣現制鮮果茶......而霸王茶姬,是讓現制茶飲回歸於茶。
這或許是霸王茶姬最為獨特的標籤,也是現制茶飲“新物種”的由來。
不可否認,中國餐飲市場正在進入新一輪的壓力賽。新週期里,所有品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突圍。
霸王茶姬這個“另類”,能否找到新的出路——這不僅關係到其上市后的想像空間,某種程度上還決定了未來整個茶飲行業的競爭格局。
1、打破慣例,“捨近求遠”赴美上市
自從奈雪的茶揭開茶飲市場的資本化大幕後,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團,接連在香港IPO——新茶飲企業奔赴港股,已然成為了一種慣性。
此次霸王茶姬沒有選擇港股,而是遠赴美股,從“財經無忌”的觀察來看,其背後可能有這三重考量。
第一層考量,霸王茶姬正在用“現代茶”,重構全球資本市場對中式消費品牌的認知。
“出海”,實際上在這幾年,已經成為了不少新茶飲品牌的重點之一,但不同的是,霸王茶姬從一開始,就把全球化確定為自己最重要的一個戰略。
2018年,彼時的霸王茶姬還是一家活躍在西南三省的區域品牌,國內門店不足100家,卻已經設立了海外事業部。
緊接著在2019年8月,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開設了第一家海外門店。
如今,霸王茶姬在海外門店已經超過了150家,覆蓋地區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到明年,霸王茶姬計劃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範圍,新開1000至1500家門店。
所以赴美能夠更好的打開全球化的格局。
選擇在美股IPO不單是使命驅使,還有第二層考量——目前港股市場對新茶飲的認知較弱。
從已在港股上市的其他茶飲企業來看,雖然蜜雪冰城以千億市值打破港股“破發魔咒”,但從長期來看,港股市場對於消費品牌,尤其是新茶飲企業的價值認可度並不高。
最後一層考量在於,相較於港股,美股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資本市場,彙聚了麥當勞、可口可樂、星巴克等全球頭部餐飲企業,不僅具有成熟的估值體系和國際化投資者基礎,同時還能為處於上升通道的霸王茶姬,提供更廣闊的融資平臺和品牌曝光機會。
更為重要的是,在茶飲行業的新週期里,霸王茶姬“高增長、高盈利、高穩定”的業績表現,也有望在美股獲得更高的價值兌現。
從招股書數據上看,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國市場(含香港)的單店月均GMV為51.2萬元,遠高於同行。
這也吸引了大量加盟商加入——截至2024年年底,在中國共有3195位加盟商加入霸王茶姬。
此外,在加速踩油門之際,霸王茶姬還保持著極低的閉店率。2023年和2024年,霸王茶姬的閉店率僅為0.5%和1.5%。對比同行,2024年前9個月,古茗的閉店率超過4.5%,蜜雪冰城的閉店率超過2.8%。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或許能夠理解為什麼外界對霸王茶姬此次在美股上市,有如此高的評價:
“這是中國新消費4年來首次有企業選擇美股IPO,它有可能成為全球資本再次聚焦中國消費企業的一次里程碑。”
2、走高質探索路線,來自後發者優勢
早期有小部分人認為,在新茶飲VS傳統奶茶的歷史上,喜茶、奈雪的茶等已經完成了跑馬圈地,晚出發的霸王茶姬不具備先發優勢。
但另一邊,霸王茶姬卻是整個茶飲行業里,少數沒有顯著短板的品牌,並且其優勢還在不斷放大,這屬於“后發優勢”。
為什麼這麼說?
這一切源自霸王茶姬的另一個獨特性——在過去,現制茶飲行業一直都是餐飲思維,創新就是把能加進茶湯的東西幾乎都加一遍。
霸王茶姬則用大消費品邏輯,將注意力重新鎖定到改良經典奶茶,同時追求最極致的經營效率。
比如,當我們提及霸王茶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伯牙絕弦”——截至2024年8月,累積賣出6億杯的超級大單品。
這個數位如何實現的?
一方面,霸王茶姬深入到供應鏈上游,整合了上游茶園與分倉物流,形成“輕資產+高周轉”的護城河;另一方面,霸王茶姬通過自主研發自動化制茶設備,將出餐效率提升至8秒/杯,口味誤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二。
如此一來,霸王茶通過供應鏈和規模效應來攤薄成本,以8秒出杯的自動化設備提升效率,構建了“強供應鏈-大規模-高坪效-大爆款”的閉環。
也正是在此基礎上,“伯牙絕弦”集合了一杯好茶的所有優點:“絕對好,相對便宜”——平均每兩個中國人就有一位喝過伯牙絕弦。
招股書數據也印證了這一大消費品邏輯所帶來的盈利能力。
招股書顯示,霸王茶姬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逐年升高,2024年凈獲利率高達20.3%。同時,根據招股書數據計算,2024年同期的毛利率更是達到51.5%。
這個數據放在全行業來看,都是屬於第一梯隊的。
今天,全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上市雖然可以開拓新融資管道、緩解競爭壓力,甚至獲得資本市場背書,但對茶飲品牌來說,更底層、更本質的邏輯仍然還在產品和經營。
正在上市的霸王茶姬“用標準打破低價、用時間積澱品質”的方法論,走高質路線的商業探索,或將為行業提供一種解題新思路。
3、對標星巴克,能否開啟現代茶的全球化時代
霸王茶姬的增長神話也迎來了不少豔羨的競爭者。
比如打著“上午咖啡下午茶”口號的瑞幸,以熟悉的姿態殺入輕乳茶賽道,豪擲1億杯9.9的輕輕茉莉;再比如,甜啦啦一款名為清風茉白的原葉鮮奶茶,也意圖用一半的價格複刻伯牙絕弦。
事實上,霸王茶姬在拿到經營效率的成果之後,以“伯牙絕弦”為代表的原葉鮮奶茶,正在形成與可口可樂類似的大單品統治力。
招股書透露,霸王茶姬還在以咖啡為藍本,構建產品矩陣,通過品類創新,開啟咖啡的“茶飲三部曲”。
其中Tea Latte(原葉鮮奶茶):對應拿鐵,主打大眾市場;Teaspresso(現萃茶):類似美式咖啡,聚焦純茶愛好者;Teapuccino(雪頂茶):對標卡布奇諾,強化口感層次。
同時,霸王茶姬開創的現代茶,在健康化的道路上也是不遺餘力。
從“健康茶飲計劃”到“GI指引體系”和“營養分級”標識,再到最近功能表上線“輕因專區”,霸王茶姬在年輕一代群體中,建立起“原葉鮮奶茶——更健康——霸王茶姬”的品牌及品類心智。
這也與可口可樂的成長路徑不謀而合——精心打磨可樂這一超級大單品,使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並適時進行產品創新,推出無糖、零卡產品以適應健康趨勢,從而構建起強大的市場壁壘。
深入來看,霸王茶姬的也正在通過大單品建立行業壁壘。
從對標星巴克拿鐵的Tea Latte,到探索純茶市場的Teaspresso,再到招股書中“CHA”的股票代碼,一場以咖啡為對標的“品類革命”悄然推進。
據悉,霸王茶姬計劃從東南亞試驗田轉向北美市場進行破冰,霸王茶姬的北美首店即將落地洛杉磯。
中國自古有“茶為國飲”之稱,茶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新式茶飲的崛起和年輕一代的參與,重塑了這一傳統行業。中國茶出現了與咖啡同樣的現代化機會,中國茶飲市場同樣存在誕生一個世界級品牌的機會。
霸王茶姬用一杯“現代茶”切入全球,必然是一條艱難的路,但讓千年中國茶重新回到世界中心,註定要有人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