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快手科技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財報指出,2024年,快手全年營收1269億元,同比增長11.8%;全年經調整凈利潤為177億元,同比增長72.5%。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營收354億元,同比增長8.7%。
藏在快手財報里的業務細節
通過閱讀相關報導,我們發現快手在2024年裡有三條業務線值得細細品味。
一是快手的線上行銷服務年收入高達724億元,該模組憑藉同比增長20.1%、在公司全年收入中佔比57.1%的亮眼表現,成為了快手的“營收主引擎”。
談及其營收曲線高漲的原因,快手團隊對商業版本的敏銳嗅覺是我們無法繞過的一環。
《2024中國微短劇產業研究報告》指出,去年微短劇憑藉505億元的市場規模首次超越了電影票房規模。在用戶規模層面,我國共有5.76億微短劇使用者,其在網民群體中佔比52.4%。一個擁有海量用戶的新興市場,不僅催生了超8萬家相關企業,還讓快手這一短劇的“原始載體”看到了開闢服務線的機會,依託短劇素材投放等概念賺了個盆滿缽滿。
二是快手直播收入的相對收窄。2024年,快手直播業務收入371億元,和2023年相比下降5.1%。
在過去的日子里,隨著相關規定的逐步完善、使用者對高品質內容的需求上漲,直播平臺和主播本身也在被行業倒逼自我進化,以此來適應“增量-存量”的版本更替。目前快手內部已經在著手建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直播生態系統”,相信隨著主播對觀眾新需求的逐步適應,業務營收收窄的陣痛也將很快結束。
第三條值得品味的業務線則是快手的電商板塊。
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電商GMV達4621億元;2024年全年,快手電商GMV達1.39萬億元,同比增長17.3%。
得益於電商團隊制定的“精細化券補策略”,快手電商在去年雙十一期間不僅深度啟動了老用戶的消費熱情,還成功獲得了超700萬的新使用者。最終在維護用戶復購心智的同時,為平臺建立了“補貼拉新-使用者吸引商家入駐-品類豐富吸引使用者”可持續發展模型。
快手在AI時代有自己的想法
回望2024年。
快手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曾表示:“2024年我們在‘科技為本,使用者為先’的理念下,用AI技術全面賦能現有內容和商業生態,為使用者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強勁的業績表現。”
“展望未來,我們會始終堅定執行AI戰略,深耕使用者需求,建設基於信任社區的AI內容與商業生態,為使用者、合作夥伴和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在他看來,對以內容為導向的短視頻平臺而言,大模型產品的主要價值之一便是讓每個用戶都擁有打破行業壁壘、文化壁垒的能力,讓每一位普通人都擁有成為網路達人、數位創業者的機會。
所以身為短視頻雙雄之一快手,並沒有如抖音推出豆包那般打造“助手型AI”,而是把“工具型AI”視作了自己的發展重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6月,快手推出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並以兩週一更新的速度進行應用技術反覆運算。而產品快速成熟的直觀影響,便是用戶數量的快速上漲。時至今日,可靈不僅成為了全球AI內容創作者的主流工具之一,和它配套的商業變現模型也已接近成熟。
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AIGC營銷素材、數位人直播解決方案日均消耗資金超3000萬,經由快手內部測算,大模型技術能幫助客戶降低60%-70%的行銷素材製作成本。另自商業化進程啟動以來,可靈的累計收入也順利突破了1億元大關。
據程一笑本人透露,目前除C端用戶在訂閱可靈外,公司還為B端使用者提供了API接入服務。目前快手已經和小米、亞馬遜雲科技、藍色游標在內的數千家企業客戶建立了合作關係,隨著可靈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其合作物件、營收能力也有望得到升級。
快手借出海打造雙輪驅動模型
除國內業務外,快手的出海進度同樣值得關注。
得益於產品本身相對成熟,以及海外團隊贊助球賽等當地語系化運營策略的執行。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在巴西的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9.3%,當地活躍使用者日均使用時長超75分鐘。
對內容平臺而言,日活用戶的數量總是會和商業價值綁定。同樣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海外的整體收入同比增長52.9%、線上行銷收入同比增長83.5%。另依託於現代物流體系的助攻,快手的“海外電商計劃”可行性也已在巴西得到了初步驗證,當地用戶訂單規模呈持續上升姿態。
在互聯網上,有這樣一種觀點:
坐擁海量用戶打磨,是國內廠商獨一無二的優勢。任何一款能在中文互聯網里從0到1並站穩腳跟的產品,拿到海外都將擁有降維打擊的實力。
經過國內用戶的長期打磨,無論是快手的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本身都已高度成熟。自2017年耕耘巴西市場以來,快手旗下產品“Kwai短視頻”便在時間差和技術差的雙重助力下迅速佔領市場,在月活用戶規模約等於當地總人口的30%之餘,將國內MCN的運營模型移植到了巴西,為當地引入了“網紅商業化”的新概念。
如此看來,快手國內業務+海外業務這一雙輪驅動模型,所採用的則是“輪番造血”戰術。國內用成熟的產品和運營技巧,為海外業務進行經驗造血;海外團隊在依託相關經驗快速崛起后,則會為國內的技術研發進行資金造血。
在這一張一弛下。
快手既佔領了海外市場,又為技術研發資金鏈上了一層“保險”。這種圍繞時間差和使用者量級差制定的發展模型,不可謂不精巧。
參考:
南方都市報:快手去年營收1269億增長超一成,可靈AI累計營收超1億
證券時報e公司:業績炸裂!快手,一年凈賺177億元!平均每天4億“老鐵”在線!
每日經濟新聞:搶跑商業化、“可靈”達成一個“小目標”:快手能用AI對抗直播電商的增速回落嗎?
潮新聞用戶端:持續加碼AI,快手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