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蒸發13億,千禾這瓶「0添加」醬油,還能吃的下嗎?
更新于:2025-03-28 01:06:54

文 / 零度 

來源 / 節點財經

當一瓶標註“0添加”的醬油被檢出重金屬鎘元素,一場有關產品成分的爭議再次席捲各大社交平臺。

千禾味業因旗下“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被檢出含鎘0.011mg/kg,陷入輿論風波。

一時之間,輿論譁然。起家於四川峨眉的千禾,過去,正是憑藉“0添加”概念實現市值從百億元到250億元的狂飆,如今遭受信任危機,消費者對“千禾0”與“0添加”的關係持續質疑。

事件曝光後,千禾團隊一再發表聲明,表示產品不存在違反零添加的生產要求,但輿論似乎更偏向天平的另一端。

回到2022年,調味品巨頭海天也曾深陷添加劑風波,但千禾通過“0添加”的招牌在友商的低谷中,實現了逆勢突破,如今自身也深陷這一問題,千禾能否走出“添加劑”口碑之困?

 

01 事件:千禾檢出“重金屬”

就在日前,《消費者報導》送檢13款宣稱零添加的醬油,測試結果顯示,有12款檢出鎘,7款檢出總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中,檢測出0.011mg/kg的鎘。

該媒體指出,鎘是人體非必需且有毒元素,可能具有致癌和致突變的風險。鎘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即使停止攝入,大部分的鎘仍會繼續停留在人體內,因此慢性鎘中毒可在20~30年後才顯現。

針對這一問題,千禾立刻做出回應。

千禾味業在說明中表示,媒體送檢的醬油產品的配料為水、非轉基因黃豆、小麥、食用鹽,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和其他化學劑。而“鎘”存在於水、土壤、各類農產品中,醬油中檢測出的微量“鎘”來源於原料。

《節點財經》發現,千禾生命中提及的GB 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對醬油中“鎘”沒有限量要求。千禾味業參考已制定的其他類別食品“鎘”限量要求,如魚類調味品≤0.1mg/kg、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0.06mg/kg,而公司產品“鎘”檢出值為0.01mg/kg,遠低於相近類別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

3月21日,千禾再發聲明自證清白,2天后四川省眉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通告,表示,千禾味業相關產品符合企業標示的釀造醬油國家標準(GB/T 18186)。

3月24日,千禾再發回應,表示“千禾0”系列產品僅使用食品原料,絕不添加食品添加劑。

不過,消費者似乎對這一回復並不“買單”。

事實上,此次檢出鎘的醬油品牌還有海天、加加、老恆和、欣和等。但千禾卻是其中受到波及最嚴重的一家。原因在於,有網友表示,原以為“千禾0”代表零添加,結果發現“千禾0”只是一個商標,並非意味著產品是零添加。

由於重金屬事件,千禾陷入了口碑反轉的輿論低谷。

 

02 反轉:“0添加”羅生門

由於添加劑事件,千禾味業股價遭遇重挫,自315之後連續五天下跌,截至上週五,五個交易日市值蒸發超13億元。

千禾一連串的聲明,讓股價出現回升,而對於這家企業而言,股價還僅僅是表層影響,更深度地看,能夠重新得到消費者的信賴才是關鍵。

回溯千禾的發展,2016年3月,千禾味業以每股9.19元的發行價登陸上交所,成為繼海天味業之後第二家主機板上市的醬油企業。上市首年,其營收僅7.71億元,不足海天同期營收的十分之一。

時間走到2021年—2023年,千禾味業營收從19.25億元升至32.07億元,淨利潤從2.21億元增長到5.3億元。面對海天等品牌,千禾仍然不具備太大優勢。而轉捩點就出現在2022年。

這一年,千禾味業首次打出“零添加”的品牌后業績飛漲,成為“醬油黑馬”。

巧合的是,同一年的10月,醬油領域大哥海天深陷食品添加劑爭議風波。當時有媒體爆料海天味業在國內售賣的海天醬油含有食品添加劑,而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則為零添加,質疑其國內國際執行雙重標準。儘管海天連續發佈三次聲明澄清,但仍引起了民眾對海天信任度暴跌。

緊接著的2023年,海天味業遭遇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業績同比下降。2023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245.59億元,同比減少了4.1%;實現歸母凈利潤56.27億元,同比減少了9.21%。產品端,海天味業核心產品醬油業務銷售量下滑了8.17%、蠔油下滑了1.92%、調味醬下滑了0.41%。

反而是千禾味業憑藉“零添加”標籤異軍突起,股價從2022年9月30日的15.08元飆升至2023年5月30日的21.18元。

與此同時,千禾交出了上市后最好的一份答卷,營業收入實現32.07億元、淨利潤5.3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62%和54.22%。雖然仍不能同海天比肩,但憑藉零添加,千禾在市場上賺足了口碑。

如今陷入添加劑事件,對於千禾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創。

 

03 口碑:消費者信任能否重塑?

添加劑問題一直是調味品行業的“命門”。

隨著“零添加”概念普及,市場上同類零添加產品雨後春筍般出現,同類競品紛紛下場搶佔千禾的市場份額。目前在李錦記、金龍魚、松鮮鮮品牌的線上旗艦店內,均有標明“0添加”的醬油產品。“0添加”的概念已經從千禾的差異化賣點,變成了“行業標配”。

這也使得,當“0添加”成為一種噱頭,消費者的信任感全無。

醬油市場存量競爭愈發激烈,各大企業積極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在千禾味業陷入“0添加”風波的同期,海天味業在抖音直播中大力推銷其全系產品,包括醬油、蠔油等,主打“0添加”和“有機”概念,頗有一點“千禾栽樹,海天乘涼”的意思。

伴隨零添加賽道逐漸擁擠,千禾味業業績增長放緩。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為22.88億元,同比下降1.9%;淨利潤為3.52億元,同比下降9.2%。

千禾味業多年受益於“0添加”,2022年的“食品添加劑雙標”事件後達到高峰。然而,隨著整個調味品行業形成全面轉向“0添加”的趨勢,千禾味業“0添加”帶來的市場優勢逐漸減弱,邊際效應遞減。

如今,重塑消費者信任,可能是千禾最關鍵的一戰。

*題圖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