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對身體好不好?研究人員直說了
更新于:2025-03-31 00:41:18

如今大家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健康那是越來越重視了。每天清晨,陽光灑進廚房,不少人都會在早餐時煮上一個雞蛋,“咔嚓” 一聲敲開,黃澄澄的蛋液滑進碗裡,光是看著就覺得營養滿滿。畢竟老話說得好,雞蛋營養價值高,吃一個就能給身體補充不少營養。

可網上的說法卻五花八門,有人說雞蛋是寶,每天吃一個,疾病都得繞著走;也有人皺著眉頭直搖頭,說雞蛋黃里膽固醇高,吃多了對健康不利,簡直就是在給身體埋雷。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就像兩個小人在耳邊吵架,讓人聽了心裡直犯嘀咕,到底該信誰的呢?今天咱就來把這個事兒弄個明明白白。

吃雞蛋,真會傷心血管?大錯特錯!

在健康飲食的討論里,雞蛋的膽固醇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有人一聽膽固醇,就像聽到了洪水猛獸,覺得吃雞蛋就是在吃膽固醇,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但這種說法,其實是對雞蛋的 “誤解”。

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進行過一項規模浩大的研究,他們收集了 172 萬餘人的健康數據,仔細分析了攝入雞蛋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結果讓人眼前一亮,在亞洲人群中,每天吃一個雞蛋,不僅不會傷害心血管,反而和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降低 8% 有關,就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都能降低 18%。這就好比給心血管穿上了一層 “保護衣”,讓它更加強壯。

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加入了這場 “雞蛋探索之旅”,他們發現,每天吃一顆雞蛋,能大大降低中風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就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能下降百分之十八。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每一個數據都在訴說著雞蛋對心血管健康的積極作用。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膽固醇也分 “好壞”。好的膽固醇會乖乖地跑到肝臟,為身體正常運轉貢獻力量;只有壞的膽固醇才會在血管壁上搗亂,堆積起來形成斑塊,影響血管健康。雖然雞蛋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但實際上,只有四分之一能對體內膽固醇水準產生影響。而且雞蛋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消化吸收還比較慢,吃了之後飽腹感滿滿,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這麼看來,每天吃一個雞蛋,對身體好處多多。

早餐吃雞蛋,原來還有這麼多隱藏福利!

除了對心血管有益,早餐吃雞蛋還有好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補充優質蛋白,性價比超高

雞蛋就像一個小小的 “營養寶庫”,裡面含有的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結構和人體的相似度極高,就像一把把精準的 “鑰匙”,能輕鬆打開人體吸收營養的 “大門”。每 100g 的雞蛋里,就藏著 13g 的蛋白質,妥妥的優質蛋白食物。和魚蝦類、奶類以及瘦肉類這些優質蛋白食物比起來,雞蛋價格親民,性價比超高。早上吃一個雞蛋,就能輕鬆為身體補充能量,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

守護眼睛,讓世界更清晰

對於經常對著電腦、手機的上班族和學生黨來說,雞蛋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就是他們的 “護眼小衛士”。這兩種物質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不僅能幫我們延緩衰老,還能像一層天然的 “濾鏡”,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的傷害。而且,它們還能降低老年白內障的發病幾率,讓我們的眼睛始終明亮有神。早上吃個雞蛋,就是在給眼睛 “加油”,讓我們看得更清楚,生活更精彩。

助力大腦發育,提升記憶力

雞蛋蛋黃裡,滿滿的都是 “智慧密碼”。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還有鈣、磷、鐵、維生素 A、維生素 D 及 B 族維生素,這些營養物質都是大腦發育的 “好朋友”。其中,豐富的膽鹼更是合成大腦神經遞質 —— 乙醯膽鹼的必要物質,同時也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吃了雞蛋,就像給大腦充了電,注意力更集中,記憶力也能得到提升。對於那些每天需要大量用腦的人來說,早餐吃個雞蛋,學習、工作效率都能大大提高。

美容護膚,讓肌膚煥發光采

愛美的朋友們注意啦,雞蛋裡還藏著美容的秘密。它含有較豐富的鐵元素,鐵在人體里起著造血和運輸氧及營養物質的重要作用。人的臉色好不好看,皮膚有沒有光澤,都和鐵元素息息相關。要是鐵質不足,就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臉色變得萎黃,皮膚也失去了往日的光采。而每天吃個雞蛋,就能補充鐵元素,讓肌膚重新煥發出紅潤的光澤,成為維護皮膚美的重要 “武器”。

助力減肥,輕鬆享 “瘦” 生活

對於想要減肥的人來說,雞蛋簡直就是 “減肥神器”。它能及時為身體補充蛋白質,持續提供能量,讓人不容易感到饑餓。而且進入胃裡后,它還能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增加飽腹感。有了雞蛋的 “幫忙”,午餐乃至一天的熱量攝入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不知不覺就能實現控制體重的目標。早上吃個雞蛋,既能享受美味,又能輕鬆享 “瘦”,簡直太完美了。

解鎖正確吃雞蛋姿勢,營養不流失

咱們知道了吃雞蛋的好處,可怎麼吃也是個學問。全國吃雞蛋的方法各種各樣,有甜口的,有鹹口的,有辣口的,還有酸口的。但從營養吸收的角度來看,煮、蒸雞蛋更勝一籌。

對小朋友來說,蒸蛋羹、蛋花湯是最適合的。滑溜溜的蒸蛋羹,入口即化,蛋花湯鮮香可口,這兩種做法能讓蛋白質變得鬆軟,特別容易被兒童消化吸收。就像小朋友的小肚子是一個小小的 “加工廠”,蒸蛋羹和蛋花湯就是最容易加工的 “原料”。

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吃雞蛋也有講究。煮、臥、蒸、甩這幾種做法都不錯,容易消化。煮蛋的時候,還有一些小技巧能防止營養素流失。水一定要沒過雞蛋,要是水不夠,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就不容易凝固,影響消化。煮之前把雞蛋放在冷水裡泡一會兒,這樣能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慢慢煮沸,就能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雞蛋的吃法多種多樣,但我們要從營養吸收和消化率的角度出發,選擇最佳的烹飪方式。同時,注意吃的方式,才能讓雞蛋真正成為我們健康生活的 “營養佳品”。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