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浴間,分明的兩大功能區 —— 盥洗與沐浴,承擔著各自使命。可每到洗浴時分,沐浴區仿若被施了 “水魔法”,水花肆意飛濺,騰騰霧氣瀰漫開來,似有 “攻城略地” 之勢,不多會兒,緊鄰的盥洗區便遭了殃,檯面濕漉漉,地面 “水漫金山”,不僅易滑倒,長期潮濕還滋生細菌、損壞物品。故而,在衛浴間正式啟用前,乾濕分離這項 “關鍵工事” 務必做好。本期精心整理了數種分割妙法,從玻璃隔斷到浴簾巧搭,快依自家情形著手改造吧!
淋雨區靠淋浴頭一側按上一塊玻璃隔斷,水花就不會濺到別處。地面處理向下水口傾斜一定角度,防止水溢出。▼
也可以加一個淋雨底座,自帶凹陷防止水流出。在底座旁邊銜接一個地台出浴區,在此擦拭乾淨,就不會把水帶到盥洗區啦。▼
用正面鏡子做隔斷玻璃,一物兩用,別處心裁。▼
長條形衛浴間在淋雨區、坐便器和洗手台之間各加一塊玻璃隔斷,更好防止霧氣擴散。注意淋雨區的地面處理和其他區域有一個高度差。▼
半隔斷能很好的防濺水,但對於阻止霧氣瀰漫效果不大。要做到完全的乾濕分離,需要對沐浴區進行全封閉。
地面砌出門檻,加裝玻璃淋浴房。▼
淋浴房一側可以騎出一個小平臺坐浴或儲放沐浴品。▼
淋浴房緊挨著浴缸台,把浴缸台的一部分變成了坐浴區。▼
空間緊湊,直接在浴缸上加玻璃門。▼
一堵實體牆隔開沐浴區和坐便區,互不干擾,方便同時使用。▼
如果想獲得更好的私密性獨立性,實現沐浴和“方便”兩不誤,還可以在衛浴間中再隔出小屋子。
在衛浴間再隔出坐便間,既保證私密性,還能隔絕令人不愉快的氣味。▼
淋浴區,浴缸,便器各佔一塊。▼
淋浴房單獨隔出一個屋子。▼
相對於上面的隔斷方式,浴簾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對於阻隔霧氣和防濺水作用較差。但是浴簾改造成本小,對空間造成的影響小,而且使用得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浴簾用在浴缸比較有效。一來浴缸蒸汽相對較少,二來浴簾可以垂至浴缸邊沿,水不容易濺出。▼
盡量掛高。▼
淋雨區加個高一點的門檻,減少濺水,浴簾盡量掛到天花板。▼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