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購買房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並非易事。尤其在大城市,一套房產的首付就可能高達數十萬,而年輕人的月薪卻相對有限。即使節衣縮食,也需要多年才能積攢足夠的購房資金。我和妻子歷經八年才終於擁有了我們的第一套房產。記得剛拿到鑰匙時的喜悅心情溢於言表,我們終於可以擺脫租房的日子,不再寄人籬下。因此,在裝修過程中,我急於希望儘快完工,很多細節未經深思熟慮便草率決定,結果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僅僅入住不到兩個月,就發現了15個裝修上的失誤,這讓妻子非常生氣,幾乎要對我大發雷霆。這套好不容易買下的房子,因為我的匆忙決定而變得糟糕。我想通過我的經歷告誡大家,裝修一定不能急躁,需要仔細思考後再做決定。
一、玄關鞋櫃未懸空設計,導致鞋子經常散亂無序
家中的玄關鞋櫃沒有採用懸空設計,結果每次回家都會看到門口堆滿了鞋子,來訪的客人和朋友會覺得家裡不夠整潔,他們總是委婉地向我妻子建議應該多花時間打理家務。每次聽到這些,妻子總是用一種責難的眼神看著我。
二、鞋櫃應選擇百葉門設計
鞋櫃的門最好選用百葉門設計,因為封閉式門不透氣,時間久了容易積聚異味。百葉門則能保證鞋櫃內部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後產生的異味問題。
三、開放式廚房並不適合中式烹飪
在中國家庭中,開放式廚房往往並不實用。由於中式烹飪常常涉及大量的煎炒烹炸,會產生大量油煙,即便使用高端吸油煙機也難以徹底清除。時間長了,家中會積聚一層油污,特別是對電器等設備清潔更是一大挑戰。這一點成了妻子抱怨我的又一個原因。
四、下水道防臭處理的重要性
下水道系統需要考慮防臭措施,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的水槽,應安裝存水彎以實現水封效果,從而避免下水道的異味上湧。僅依賴防臭地漏等方式只能治標不治本,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於水封。
五、內嵌垃圾桶的設計不適合所有家庭
我從一些日本家裝設計中借鑒了內嵌式垃圾桶的概念,但實際運用到自己家中卻發現並不合適。因為我們所在地並未實行垃圾分類政策,干濕垃圾通常都丟在同一個桶中,且沒有每日清理的習慣,導致櫥櫃長時間受到污染氣味的影響。
六、臺上盆設計的不便之處
臺上盆式的洗手池或廚房水槽在使用過程中很難保持乾淨,因為每次使用後水都會濺得到處都是。而且,由於台下部分通常用玻璃膠粘合,時間長了容易變黑,顯得更加不潔凈。在選擇水槽和檯面時,應考慮其易清潔性:一體盆>台下盆>臺上盆。
七、衣櫃頂部空間利用不足
家中定製衣櫃時未能充分利用高度,頂部留出了約30釐米的空間,短短兩個月就積聚了厚厚一層灰塵。這不僅增加了妻子的清潔負擔,也減少了儲物空間。如果早知道,我一定會選擇將衣櫃做到頂。
八、衛生間缺少擋水條的重要性
衛生間實現乾濕分離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條件允許應安裝淋浴房。若空間有限需使用浴簾,則絕不能忘記安裝擋水條。浴簾用於防止洗澡時水花四濺,而擋水條則是為了防止地面水流向不應流的區域。儘管一般浴室地面會設計有傾斜角度引導水流向地漏,但在長時間放水的情況下,水流可能來不及排走,從而導致整個衛生間地面都是水。
九、購買馬桶前未準確測量孔距
選購馬桶時必須準確測量孔距,即馬桶排水孔到最後端的距離,不同的孔距需要適配不同尺寸的馬桶。我家因網購時未仔細測量,導致買錯尺寸,退換過程繁瑣。最後雖通過裝修師傅使用專用彎管調整安裝,但這種解決方案容易導致堵塞問題。
十、淋浴區冷熱水管間距過窄
淋浴區的冷熱水管線之間至少應保留15cm的距離,以避免出現水溫忽冷忽熱的情況。
十一、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且佈局不合理
家中電源插座的數量和位置應提前規劃。數量上宜多不宜少,以便未來增加電器時使用;位置上則需根據傢俱和家電的實際尺寸來安排,以免被擋住。我家廚房後來添置了不少小電器,卻因缺乏足夠插座而不得不輪流使用,極為不便。
十二、臥室未設置雙控開關的不便
卧室內務必安裝雙控開關,否則每次睡前都要下床關燈十分不便。若家中為複式結構,樓梯燈也應採用雙控設計以提升便利性。
十三、榻榻米床的實用性考量
雖然榻榻米具有多功能性,但其全能的另一面意味著各方面表現中庸。作為睡眠用途不及傳統床鋪舒適,儲物功能又擔心潮濕影響,特別是在南方多雨的地區,需要頻繁通風換氣,而且每次取物都需要彎腰甚至爬上爬下,頗為不便。
十四、開放式櫃子的維護問題
盡量避免開放式櫃子的設計,如書櫃、電視櫃、酒櫃等,要麼不做,要做就選擇封閉式。開放式櫃子極易積灰,一天不打理就會覆蓋一層灰塵。
十五、複雜吊頂的局限性
吊頂主要起到裝飾作用,施工前應先量好層高。若低於2.8米,則不宜設計過於複雜的吊頂,以免過度佔用層高使空間顯得壓抑,影響居住舒適度。
以上就是我家裝修中遇到的15個問題,希望我的經驗能説明到大家避免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