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展覽會正在北京舉行。記者從展會上發現,多款氫能創新產品紛紛亮相。
這台國內首次亮相的交換膜水電解制氫系統,通過採用自主研發的非貴金屬催化劑等技術,低成本實現離網制氫,有效緩解大規模風光發電無法上網問題。
上海交大化工學院教授 莊小東:相比於傳統體積降低了90%以上,成本下降了80%以上,在將來的綠電制綠氫以及後續的綠色燃料領域會起著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制氫環節取得突破的同時,展會上記者看到的固態儲氫材料,為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氫能產業化運輸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大連富德金煜新能源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 范琳琳:它可以實現在常溫、常壓下的中遠距離運輸。在常溫常壓下,只要給到它足夠的水量,就能夠生成非常大量的氫氣,每公斤產生1300升以上的氫氣。除了大型氫能工業設備,記者在現場看到氫能的應用也廣泛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有手機一半大的草莓,是把氫氣溶入水中,形成富氫水進行灌溉培育出來的。不僅水果品質高,農藥殘留物也降低了15%。
上海長三角氫能科技研究院院長 張焰峰:我們使用了富氫水來灌溉之後,農作物產量提高了,品質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