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總工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聯合印發《關於廣泛實施求學圓夢行動推進產業工人學歷與能力提升的意見》(簡稱《意見》),面向產業工人提供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教育。
產業工人是技能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幹力量,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就要讓產業工人走通走好“從車間到大學”之路。
技能是產業工人的立業之本。在我國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歷程中,產業工人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我國正積極推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發展,以智能製造為主要特徵的生產方式變革,不斷加大對高技能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以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為顯著特徵的新發展階段,發展數字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大做強先進位造業,都對產業工人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當前,我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仍滯後於產業發展需要,工人技能素質整體水準不高與隊伍結構失衡,成為掣肘我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產業工人持續提升學歷與能力,跟上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節奏,才能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效益的雙贏。
激發產業工人提升學歷與能力熱情。過去,產業線上的工人講究的是日積月累、熟能生巧。未來,技能人才需具備軟體應用、系統思維、創新思維等能力。因而,通過提升學歷,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認識,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以提升學歷達到提升能力,成為技能人才成長的重要路徑。
2016年以來,各地持續開展“求學圓夢行動”,資助240多萬名農民工實現學歷與能力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意見》在此前開展求學圓夢行動的基礎上,將行動實施對象從農民工擴大到產業工人,並提出到2030年,資助不少於300萬名符合入學條件的產業工人提升學歷與能力。要倡導產業工人樹立和踐行終身學習理念,養成善於學習、勤於思考的習慣,主動提升學歷與能力,讓職場道路變得更加寬廣,讓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努力幫助產業工人求學圓夢。產業工人提升學歷與能力是追求更好職業發展、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有的地方通過建立產教融合聯盟,搭建行業“雲端”學習交流平臺,建立終身教育學分互認轉化平臺,充分發揮“師帶徒”作用,推進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貫通等,滿足產業工人的學習需求和工作實際需求。
當前,許多一線產業工人、高技能人才有繼續學習的意願。要為產業工人求學圓夢提供説明,整合政府、工會、企業、學校、社會等多方資源,深化學校與行業企業的人才培養合作,校企共建產業工人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或培訓中心;打造緊密對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產業工人教育特色專業、特色專案,打造全國產業工人智慧化技能學習平臺,開放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產業工人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的標準體系,健全專業技術崗位、經營管理崗位、技能崗位互相貫通的長效機制,鼓勵企業加大產業工人教育投入,並支持產業工人帶薪學習等。
新時代新征程,產業工人大有可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這是一筆寶貴的社會財富。讓產業工人走通走好“從車間到大學”之路,用心用情用力呵護他們茁壯成長,迎來的將是一個銳意創新的中國、向上生長的中國、高品質發展的中國。
文/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