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吃剩飯剩菜對身體健康不利,但是總有一些人常常吃這些卻身體狀況很好;而有的人完全煙酒不沾,卻在年紀輕輕的時候被癌症盯上。
這有點反常理,所以每每養生君在寫癌症相關的文章時,總是有人說我家誰誰誰吃了一輩子剩飯剩菜身體很健康,我身邊誰誰誰抽了一輩子煙也沒見有事。
但是,我們不能這麼掉以輕心,因為——
1
概率問題
我們所說的,總是吃剩飯剩菜卻身體很健康,這是概率問題,同樣,不沾煙酒卻惹上癌症,這也是概率問題。
不管是剩飯剩菜,還是抽煙喝酒,都是被醫學真正證明是含有有害成分的事情,不利於身體這一點是無可辯駁的,可以說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
有可能,剩飯剩菜所造成的危害還沒有積累到一定量,也可能這個人身體天賦異稟能夠規避一些傷害,所以在吃了一輩子剩飯剩菜后並沒有出現什麼後果。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吃剩飯剩菜,也許他會更健康、更長壽。
不沾煙酒同理,這個人身體本就有異常細胞、本就比較敏感,即使不沾煙酒,其他的一些因素可能也會造成癌症,所以才在年紀輕輕時被癌盯上。
我們日常說的肯定是適合絕大多數人的一種情況,比如常吃剩飯剩菜就是對身體有害的,不能用少數人的例子來套到大多數上。
2
綜合因素的結果
癌症的發生,實際上非常複雜,身體要經過長期的一種變化,可能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才會發生。
遺傳、免疫、內分泌因素
有的癌症有著比較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家庭內部上一輩的人有患癌,那麼後代也可能攜帶一些易感基因,在突變情況下下一輩的人患癌風險會顯著提高,比如和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變相關的乳腺癌。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我們健康的守衛者。當免疫力低下或者存在一些缺陷,那麼機體就很難識別和清除一些癌細胞,這就給其生長和增殖帶來很大的機會。
內分泌因素也會引發某些癌症的出現,尤其是女性,如果激素分泌長期異常,則會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幾率。
圖源:壹圖網
以上都是一些內在致癌因素,癌症的發生還與很多外在因素密切相關:
常見的有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如幽門螺旋桿菌、人乳頭瘤病毒、華支睾吸蟲,這些都會引起身體特定部位發生癌變。身體部位長期的慢性炎症也會讓細胞在損傷和修復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如潰瘍性結腸炎會增加結腸癌風險。
還有某些職業所造成的患癌風險,比如化學藥物、電離輻射、工業化學物質(甲醛、苯)、接觸紫外線的戶外人群等,長期的無保護接觸會讓患癌風險大幅度增加。
在內在、外在因素之外,癌症的發生同時與生活方式有著很大關係。
飲食我們常常所說的醃制食物,其中含有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後會轉化為強致癌物亞硝胺,可引起胃癌、食管癌。剩饭剩菜也常含有较多亚硝酸盐。不健康飲食還有油炸、熏烤、高脂肪低纖維等的生活習慣,這些長期存在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煙酒無論是煙還是酒,對身體都是有害的。酒精在人體內會代謝為致癌物乙醛,長期喝酒會致癌;而煙裡的尼古丁的危害更不必多說。運動長期缺乏運動,身體代謝會發生變化,其中最常見的脂肪堆積,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與多種癌症的發生相關。
圖源:壹圖網
3
個人的生活差異每個人都是不同個體,不同個體都存在不同的生活習慣、整體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差異。比如,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強大的免疫系統或代謝狀態,而有些人就比較弱,那麼像剩菜剩飯、喝酒抽菸就會受到的傷害更多。像有些人,雖然吃剩飯剩菜,但是很注重其他新鮮蔬果、優質蛋白、五穀雜糧等的攝入,飲食多樣又均衡,有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良好的情緒狀態,能提高身體免疫力,那麼也有可能規避掉剩飯剩菜所帶來的健康風險的可能。而不沾煙酒的人,僅僅只是不沾煙酒,那生活的其他方面呢?也許喜歡熬夜、高糖高脂高鹽飲食,經常性的吃飯不規律,那不沾煙酒所給身體帶來的益處真的是太少了。所以,我們不能片面地看待這種觀點,應該綜合性地評估各種因素。
(健康養生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