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新型詐騙方式!上海警方嚴打嚴防電信網路詐騙
更新于:2025-03-29 04:11:02

嚴遠

上海市公安局介紹,今年以來,上海警方堅持“四專兩合力”理念,緊盯電信網路詐騙新動向新手法,依託“礪劍2025”系列專項行動,全環節落實技術攔截防阻、分級預警勸阻、快速止付挽損、著力破案攻堅等各項措施,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及其關聯黑灰產犯罪,堅決遏制發案、全力減少損失,全市電詐案件既遂數、接報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0.8%和21.1%,有力守護了市民群眾財產安全。詳見↓

本市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發案近年來持續下降,但打防形勢依然嚴峻,詐騙分子為了逃避打擊,在引流管道、資金轉移等方面不斷更新變換手法:

引流管道更具欺騙性迷惑性

在多部門共同努力下,境外涉詐簡訊目前得到有效遏制,但詐騙分子轉而註冊空殼公司,以經營業務為幌,採取冒充、混淆簽名等方式,假冒政府部門、企業商戶發送涉詐簡訊,設置陷阱、誘導點擊連結,進而套取個人資訊並植入木馬病毒來實施詐騙。

在一些冒充客服詐騙案件中,詐騙分子通過冒充平臺客服謊稱受害人購買了會員或保險服務,到期后如不取消則每月自動扣費,引導受害人下載所謂“銀聯會議”“抖音會議”等看似官方實則山寨的涉詐軟體,雖然軟體名稱發生了改變,但實則還是通過螢幕共用功能監控受害人的手機,最終完成轉賬詐騙。

此外,利用快遞郵寄退費單、刮獎卡、小禮品,從線下吸引受害人掃碼關注、添加好友,進而冒充客服來實施詐騙也是詐騙分子的常用伎倆,需特別警惕。

資金轉移更加多樣化隱蔽化

前期,詐騙分子多誘騙受害人將現金及購買的黃金通過線下郵寄或者網約車運送的方式進行資金轉移,在警方嚴厲打擊和廣泛宣傳下,此類“線上詐騙+線下取現”的案件發案已大幅減少,詐騙分子轉而開始誘騙受害人從線上商城購買黃金直接郵寄到指定地點,從而達到快速轉移被騙錢款的目的。

還有的詐騙分子利用大型商超儲值卡、預付卡、購物卡轉移涉詐資金,他們誘騙受害人購卡后套取其卡密或者派員上門取卡、郵寄卡至指定地方等,再通過線下異地門店消費或通過線上二手交易平臺將卡出售的方式進行套現洗錢。

近日,松江警方從轄區內一超市提供的異常購卡線索入手,快速回應、成功勸阻了一名準備購買超市購物卡進行充值刷單的受騙群眾,避免損失30余萬元。

此外,警方還發現詐騙分子以資金審核安全、互發紅包測試等理由,誘騙受害人添加其客服好友,然後誘導其授權“親屬卡”“親情卡”,綁定後即迅速支付轉帳。也有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發送口令紅包后將口令分發給“跑分”人員,以“搶紅包”形式轉移涉詐資金。

據統計,今年以來,以電信網路詐騙為代表的非接觸詐騙案件發案居前五位的類型分別是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路購物、冒充平臺客服、刷單返利和虛假網路招嫖,其中,虛假投資理財發案佔比超過40%,主要手法是以股票、期貨、虛擬幣等投資獲利為幌子,誘導安裝虛假投資APP進而騙取錢財。

從案件損失看

既遂案件平均案損超過5萬元,其中,損失最大的是假冒公檢法類案件,雖然發案數較少,但平均案損超過35萬元。

從引流管道看

網路端已經成為詐騙分子的主要引流管道,發案佔比超過80%,幾乎涵蓋所有常見詐騙類型;通過電話端、簡訊端引發的詐騙案件主要集中在假冒客服、虛假貸款類詐騙。

從被騙群體看

全市電信網路詐騙受害者平均年齡為38歲,中青年群體是主要受騙群體。老年、中年和青少年群體易受騙類型分別是假冒客服類、虛假購物類和網路遊戲交易類,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名網購保健品被騙的86歲老人,最小的則是1名在網上找免費代打網游被騙的7歲小學生。

警方提示

凡是要求將現金或其他貴重物品用網約車送到指定地點或者派人上門來取的,都是詐騙!

凡是要求購買購物卡儲值卡並通過告知卡號卡密進行充值的,都是詐騙!

凡是以投資理財或是取消付費服務為由,誘導下載所謂APP后要求開啟螢幕共用功能的,都是詐騙!

請市民群眾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頭腦,避免上當受騙。

資料:市公安局

養蘭花和種蘭花
養蘭花和種蘭花
2025-04-07 07:34:26
一部書的緣分
一部書的緣分
2025-04-07 07:57:58
唱山歌
唱山歌
2025-04-07 08:13:07
縱橫
縱橫
2025-04-07 09:23:00
網路視聽大會好聲音
網路視聽大會好聲音
2025-04-07 09: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