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榕
今年就業季,“人工智慧”是熱門。打開求職軟體評論區,“人工智慧方向的就業機會主要集中在哪些崗位”“我是文科生,‘上船’人工智慧,有機會嗎”……類似問題吸引很多關注。
伴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企業人才需求更加旺盛:演算法架構師、硬體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崗位細分,體現著行業對人才的多元期待。多個高校在新興前沿領域擴大招生,是對產業快速發展的積極回應。
熱度高,更需要多一些冷思考。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高校應緊盯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跟上節奏、搶佔先機;但也應因地制宜設專業、定規模,將行業場景融入教學環節,切不可盲目跟風頭、搶熱度。
於求職學生而言,全方位提升能力才能“拿票上船”。打牢基本功的同時提升實踐能力,結合行業需求挖掘自身優勢,就更容易在競爭中獲得機會、脫穎而出。
對用人企業來說,把競得人才作為起點,將人才與研發生產流程精準匹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發展方能更上台階。
面對人工智慧熱潮,多一些冷靜的思考,才能多一分成長的從容。總之,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7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