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奇瑞在智慧化上要不客氣了!”
3月18日“智慧化戰略發佈會”上,奇瑞來交作業了,主題是“油電同智,全球同行”,這8個字很直白地詮釋了奇瑞的目標,整個行業的智駕普及節奏,將會因為奇瑞的提速而不得不加速。
奇瑞想告訴大家,智慧駕駛距離普通人並不遙遠
奇瑞的智能化戰略包括這幾個要點:五大核心優勢支撐了奇瑞的獵鷹智駕系統的研發;油車和電車要擁有同等智駕水準;將在全球同步開展智駕系統的上車;捷途將擁有行業獨家的越野智駕;以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安全智駕。
這幾個要點貫穿整場發佈會,闡述了奇瑞為什麼能做智慧化,怎麼做,已經做到了什麼,還要做什麼,以及初心和目標。應該說,非常全面了。
奇瑞研發負責人高新華博士介紹,2010年奇瑞就成立了智慧座艙的研發團隊,這就是後來的“雄獅智慧”。但今年話題最多、難度更大的是智能駕駛,所以我們也更多聚焦於此。在2015年,奇瑞就研發了第一代艾瑞澤7自動駕駛樣車。這一年,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還沒成立,華為進軍自動駕駛領域也只有2-3年。
奇瑞的智能駕駛系統全部統稱為獵鷹智駕,但分為4個等級,最高是獵鷹900,向下依次為獵鷹700、獵鷹500,以及L2級別的獵鷹200,其中獵鷹700和900帶雷射雷達。安裝了獵鷹500純視覺方案的小螞蟻電動車,價格已經下探到了6.59萬元,全行業最低。
作為一家傳統車企,奇瑞從來都不會對外宣稱“全棧自研”,因為這在汽車行業是不可能的,所以奇瑞更推崇“開放式創新”的模式。在“獵鷹智駕”這個技術品牌下,彙聚了很多供應商的能力,包括奇瑞自己的大卓智慧,也包括外部的華為、科大訊飛、地平線、英偉達、博世、文遠等等不同領域的供應商,奇瑞依靠“星樞數位底座”,把這些供應商的技術優勢和方案整合到一起,創造出差異化層級的智駕系統。
奇瑞曾經埋頭攻下的高峰,都是今天智慧化的基石
能夠在所有車型上全面鋪開智駕系統,奇瑞CTO高新華博士認為前提是五大技術支撐的作用,包括算力、數據、演算法、數字測評和全球驗證。
部署在全球範圍的5個天穹智算中心,提供了14000 Pflops的聯合算力;全球1500萬使用者,每年智駕里程超過20億公里,1000萬高價值訓練數據,180萬以上世界模型生成場景,形成了“星海大數據閉環平臺”用以訓練獵鷹智駕。大模型則隨著時間不斷反覆運算,今年是端到端大模型,到明年將實現融合式大模型,向著更加安全的方向反覆運算。
數字測評,則是採用了多種手段建立測試用的場景庫,包括真實車型駕駛採集到的場景數據,基於真實場景和數位孿生技術合成的釐米級精度數據等等。數字測評技術是以空間換時間,在真實世界里無法同步進行這麼大量的測試,那麼先用虛擬仿真的方式在電腦里開展,雖然不能完全還原真實場景的狀態,但已能接近它的8到9成,後續只需要有用戶在真實環境下使用,就能迅速彌合真實與虛擬空間的差異。
最後是全球驗證。和整車研發的碰撞試驗一樣,無論車身結構的潰縮變形在電腦里類比幾千次,最後還是要用全球不同技術標準的真實碰撞試驗來檢驗。
這五大支撐技術看著簡單,其實早已是奇瑞研發體系的一部分:
數字測評,和奇瑞二十幾年前創立的CAE模擬技術體系重疊,並非新奇技術,只是老技術的新應用。目前奇瑞技術研發都從模擬設計起步,節約了大量研發週期和驗證成本,也讓全新車型的研發週期從過去的36個月縮減到了現在的18個月。這也是奇瑞能夠從原本的智駕技術落後於新勢力到現在實現整體趕超的秘訣。
奇瑞連續22年出口第一,向海外一百多個國家銷售、總量超過450萬的海外用戶群體,成為驗證奇瑞智駕技術、實現“全球同行”的最終保障,這份優勢在國內也是絕無僅有的。
全域和全場景智駕,奇瑞將是唯一
讓我們回到獵鷹智駕。奇瑞在這一輪的研發中,強調泊車和城市領航,因為這兩個場景更複雜,比如泊車場景,安裝在6.59萬元小螞蟻車上的獵鷹500,就覆蓋了150個以上的泊車場景;而城市領航,在中小城市生活過的人都能想像:機動車、三輪車、自行車、電動車、小吃攤、小貓小狗和行人共同混雜的小道上,想讓汽車學會自己行駛,勢必要足夠智慧才能應付。
因此從獵鷹500開始,就有大量的硬體配置來確保攝入足夠豐富的外部資訊,有22或26感測器兩種配置;獵鷹700有27和30感測器兩種配置,包括1個雷射雷達;獵鷹900則有33個感測器,包括3個雷射雷達。冗餘的多感測器用來保證輸入資訊的全面和豐富。
高速領航場景包括自主通過ETC、130公里時速的AEB系統剎停,以及130公里時速下的緊急避險AES等等功能。這些場景是很多車主靠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延展了人的能力,這才是智能應該做的事情。
除了跟同行一樣的高速場景H-NOA和城市場景C-NOA外,奇瑞還研發了獨有的獵鷹智駕越野版,也就是O-NOA,組成了真正的“全域智駕”。具體這個越野智駕是什麼樣的表現,在今年9月上市的捷途縱橫G700上,我們就可以看到。
油車也智慧,一個都不能落下
奇瑞還根據自己的特點,提出了“油電同智”和“全球同行”兩個目標,這不是剛提出來的口號,而是已經有了成果。全球市場上純汽油車佔比仍然處於絕對優勢,所以油車的智慧化是全球命題,對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奇瑞,也是必然要攻下的堡壘。
奇瑞已經在海外50多個國家完成了8800萬公里的真實道路智駕驗證;而全球1500萬用戶的實際智駕里程也超過了45億公里。
根據奇瑞的計劃,從現在開始,奇瑞、星途、捷途、iCAR以及智界這些子品牌,都將陸續裝車獵鷹智駕,到年底基本可以實現所有車型都有智駕版本。每年百萬輛級智駕車上市后,又將快速地提升智駕的訓練速度和精準度,形成技術的正向迴圈。
小結:智駕在國內是車企篩選器,在國外則是殺手鐧
當前的智能駕駛是一列疾速奔跑的高鐵,一邊奔跑一邊反覆運算升級,很多企業都認為它是在中國市場“活下來”的必要前提,所以不敢怠慢。每家都有自己的智能駕駛方案,奇瑞的獵鷹智駕也把自己的資源進行了最大化的整合。
幾乎所有人還是會認為“只有新勢力才能做好智駕”,這種基於不瞭解的誤解很常見。因為傳統車企很少炫耀實力。但在只有2-3個車系的新勢力面前,像奇瑞這樣擁有完整產品矩陣和龐大使用者群的傳統車企一旦調動起全部資源,勢能是相當恐怖的。因為我們突然發現,傳統車企在過去二十幾年裡默默無聞攻下來的一座座山峰、掌握的技術,都成為了現在拿下智慧化的基石,每一次自主創新都不白乾。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