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瞭解到,2月27日至3月25日,“深海一號”攜帶船舶“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5年技術升級后的首次裝備試驗任務。
刷新“蛟龍”號下潛頻次新紀錄。“蛟龍”號在10天作業視窗期內共實施14個潛次,並創紀錄完成4次“一天兩潛”,連續9次實現“一拖二”作業,即一名潛航員帶兩名科學家下潛作業。通過此次高頻次、高品質下潛,推動我國第一台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總體下潛能力大幅提升,為實施後續高強度運行提供堅強保障。
充分驗證關鍵部件國產化升級可靠性。本次海試充分驗證了“蛟龍”號反覆運算升級和關鍵部件國產化替代后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主要是對7000米級高能量密度油浸鋰電池組換裝、國產直驅型低噪直流推進器、大深度海水液壓浮力調節系統研製和應急液壓系統介面擴展等4大項8小項技術性能指標進行了3000米級海試驗證,完成了三個全流程循環測試,標誌著“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節能減耗、重要零部件國產化替代取得重要進展。
“蛟龍”號此次技術升級后將投入自然資源部深海典型生境調查等任務,預計2025年下潛將超過80次。
(總台央視記者 張琪 薛建啟)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