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柳州日報
糖尿病的發病趨勢逐漸年輕化
警惕孩子成為“小糖人”
日報消息(全媒體記者莊子瑩)提到糖尿病,不少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疾病”。然而,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趨勢逐漸年輕化,發生酮症酸中毒的多數為1型糖尿病,急性發病時多由感染誘發,嚴重時會出現意識障礙、休克,危及生命,故兒童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日益受到關注。誘發兒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見因素有哪些?治療方案和手段有哪些?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孩子患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昨日,記者就此採訪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柳州醫院兒童內分泌、遺傳與罕見病病區副主任醫師譚冬冬。
“我們接診過的最小糖尿病患兒只有1歲半,家長髮現孩子出現‘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的情況便來到科室就診。”譚冬冬副主任醫師說,經過入院查體,提示患兒中度脫水,血糖高到測不出,血氣分析提示酸中毒。醫生立即進行搶救、糾酸補液等處理,次日患兒血糖趨於穩定。住院期間,醫生進行疾病健康宣教和飲食、運動指導等,患兒血糖穩定,家長掌握飲食用藥方式后為患兒辦理出院。
譚冬冬介紹,目前糖尿病發病年齡有提前趨勢,除了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少的情況,部分患兒急性發病時還伴有腹痛、嘔吐、精神反應差等癥狀,經常被家長和醫師忽略。一般來說,輕中度的酮症酸中毒患兒能在24小時內糾正,重度酮症酸中毒可能會出現休克、意識障礙,危及生命,需在重症監護室觀察治療。誘發兒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素多樣,如感染、應激、胰島素使用不當、飲食不當、其他藥物因素等。
譚冬冬說,糖尿病患兒需終身治療。長期治療方案涵蓋患者宣教、血糖監測、藥物(胰島素、二甲雙胍等)、運動及飲食治療。目前接診的大部分患兒經規範治療,血糖控制良好,未再發酮症酸中毒。專科醫師、護士積極隨訪,進行家庭治療和護理指導,並定期組織糖尿病防治夏令營等活動,向家長和孩子普及防治知識。
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兒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譚冬冬提醒,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關鍵誘因,家長務必重視孩子日常護理,出現感染伴發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等情況要及時監測血糖。對於已確診糖尿病的孩子,遵醫囑用藥、定期測血糖、避免感染可以預防酮症酸中毒的出現。飲食上,遵循均衡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高糖食物原則。生活中,引導孩子規律作息,按時睡覺,杜絕熬夜。鼓勵孩子每日適度運動,運動時易出汗脫水、低血糖,要及時補水、監測血糖。
家長還需掌握糖尿病基礎知識,留意孩子飲水量、尿量、體重變化,關注精神反應狀態,一旦懷疑是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應立刻就醫。家族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亦需要關注血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