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作業孩子哭家長崩潰,2模型4字口訣或許有效
更新于:2025-04-06 00:59:11

如果把家庭比喻成一部手機,那麼情緒就是這部手機的操作系統,而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學習能力……都是這個手機里的APP。

如果操作系統不行,那APP就經常容易閃退、卡頓,出故障……

如果你的情緒管理一塌糊塗,你的家庭關係也好不到哪去。

大家都知道情緒管理很重要,但卻經常做不好。

輔導孩子作業,是常見的親子關係場景,大多數家庭都是衝突不斷。

比如孩子一寫作業就要喝水,一會削鉛筆,一會上廁所……

30分鐘的作業要寫2小時。

工作繁忙,時間緊迫的家長一看到如此場景,便覺火冒三丈。

一步慢步步慢,寫作業晚導致睡覺晚,睡覺晚導致起床晚……

家長情緒崩潰對著孩子大吼大叫一頓,自己傷神傷心,孩子更是嚎啕大哭。

可謂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寫作業母慈子孝。

越兇孩子場面似乎越混亂,越揍孩子似乎越難管教。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其實,比起說教打罵,有一種更溫和、有效的方法值得一試。

首先,家長要通過刻意練習,用ABCDE模型進行自我情緒管理。

A:誘發事件:孩子一個簡單的作業寫了一晚上,打亂時間安排

B:信念:反覆跟孩子強調好習慣,不要拖拉磨蹭,結果次次拖拉。

C:情緒和行為結果:生氣、憤怒、好想暴揍一頓孩子。

D:反駁:孩子也想把事情做好,但總控制不好自己,可能是對時間沒有概念,也可能是專注力不夠,身不由己。

E:新的情緒和行為結果:不能被憤怒的情緒帶偏,接納事實,嘗試用別的方式來説明孩改掉拖拉磨蹭的毛病。

當我們穩住了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的解決孩子的問題。

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地雷。

有些人看到孩子拖拉磨蹭一點就炸;

有些人看到孩子吃飯吃的滿地都是,忍不了一點;

……

家長掃清自己的情緒地雷,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當家長回歸理智腦,我們就能用ROLEX模型説明孩子進行情緒管理。

説明孩子走出情緒困惑。

R:識別和解讀,孩子崩潰的原因是因為作業太難,還是因為害怕父母,或者是覺得自己特別差勁……

O:機會來了,説明孩子進行情緒自我調節的機會。

L:傾聽和接納:溝通是任何關係里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

我們可以先用“照鏡子”的方法和孩子共情,產生情感聯結。

比如:今天的作業題目好像挺難,好幾道題都有陷阱。

通過共情引導孩子抒發自己的感受。

附著力3F傾聽法,發掘背後的原因,聽感受,聽事實,聽意圖。

通常情緒崩潰的背後大多是因為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有意識的去建立一種常態化的親子溝通機制,比如家庭會議,一週一次或者兩週一次,互相分享一下這周開心的事,或者難過的事,有哪些需要説明的。

這樣孩子也能回顧自己的情緒,親子之間有交流的機會。

E:表達情緒,傾訴是很好的一種宣洩情緒的方法。

當我們和孩子足夠共情,孩子就會願意開口分享她的內心,她的困難和情緒。

告訴孩子情緒可以表達,不分好壞,更不用微笑來掩蓋悲傷。

適當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做“誇誇家長”。

X:獨立解決,在瞭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后,我們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解決辦法,但不是替孩子解決問題。

問問孩子對於寫作業慢這件事的看法,一起確定接下來的改善辦法。

我們應該給孩子傳達的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但遇到事,父母可以陪你一起解決問題。

父母關心的不僅是你的成績,還有你的感受和成長。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最後,在輔導作業感覺自己要崩潰的時候,記得默念4字口訣。

停、抱、問、改。

  1. 停,當感覺自己要發飆時,按下暫停鍵,比如離開寫作業現場,進行積極暫停,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2. 抱,和孩子共情,尤其在孩子崩潰的時候,一個擁抱比十句話都管用。

  3. 問,瞭解孩子的需求。

  4. 改,矯正孩子的行為。

在雙方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告訴孩子是非對錯,制定計劃和可行動措施。

如果一個家長情緒總是失控,那很難好好愛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不能好好表達情緒,那孩子又怎麼學會面對各類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大喊大叫是無可奈何的表現。

家庭教育不僅是針對孩子,更多的的時候是家庭的共同成長。

是父母的自我成長后為孩子構建一個更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不管是應對學習壓力,生活中的壓力,或是家庭之間的爭吵……

其實都存情緒管理上的問題,在親子教育上,情緒更是尤為關鍵。

你會發現你憤怒時和孩子溝通和你心情好和孩子溝通時的結果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