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萍鄉日報
|
馬亞偉
我的家鄉有句俗語: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後香椿如木質。意思是說穀雨前的香椿最鮮嫩,穀雨後的香椿就老得沒法吃了。的確如此,穀雨前的香椿吃起來味道鮮美,是春日里不可多得的美味。
祖母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樹,我每年春天回鄉,都要摘一些香椿,嘗一嘗這種味道別致的春鮮。我極喜歡香椿的味道的,從小就喜歡,我覺得有香椿相伴的春天,才真正有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香椿樹上冒出了點點新芽,那些小芽芽嬌嬌弱弱的,點綴在滄桑的老香椿樹上。新生的芽與蒼老的樹兩相對比,更顯出新芽的嬌嫩。香椿芽顏色暗紅,遠遠望去還以為是樹上開出的花。待你走近了仔細觀察,才會覺得那是葉。我們吃的是香椿的嫩葉,而且是穀雨前的嫩葉。錯過時節的香椿葉,就只能當樹葉看了。
香椿的味道有點生澀,裡面確實有種古怪的味道,但正是這種味道能讓人上癮。每年若是不吃上一次香椿,就覺得整個春天都被辜負了。小時候,母親最常做的是香椿炒雞蛋。這道菜簡單到沒有絲毫技術含量,把雞蛋打入碗中,裡面撒入切碎的香椿,放少許鹽,拌勻后倒入熱油中即可。香椿雞蛋被熱油一激,濃香的味道就出來了。那種香裡有雞蛋的香,還有香椿的香。
香椿還可以涼拌。涼拌香椿跟別的涼拌菜做法相似,把香椿擇好,洗凈,焯水。這道菜的精髓在於調料的搭配,油鹽醬醋都要放得恰到好處。我母親做的涼拌香椿特別好吃,她把調料放好後,再用一根筷子在香油瓶裡蘸一下,然後把香油滴到香椿上。香油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涼拌香椿的香味被催化出來,溢得滿屋子都是,惹得人直流口水。這道菜每個人做出的味道不同,究竟放多少調料合適,其實完全憑經驗和感覺。母親做的涼拌香椿,一直是我舌尖上的惦念。所謂“媽媽的味道”,就是這種味蕾上的深刻記憶。
如今我吃香椿,喜歡原汁原味的味道。我把香椿焯水之後,任何調料都不放,也不用任何烹飪方法,直接就吃。香椿保留著最新鮮的味道,吃起來稍稍有點青澀,又有點清香。純天然的味道經過咀嚼之後,好像啟動了味蕾深層次的體驗,一種類似回甘的味道綿綿而來。我覺得那樣吃香椿真是一種享受,儘管家人對我的吃法嗤之以鼻。我覺得味道關鍵在於自己的體驗,我吃的是味道,也是記憶和情懷。
歲月匆匆,故鄉的香椿樹在時光的流逝中老得更有味道了,而我們也在這人世間長大、變老。光陰裡的故事,被某種味道記錄了下來,未嘗不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詩意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