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里的科研試驗田
更新于:2025-03-26 12:50:51

本文轉自:黔南日報

  油菜花翻耕還田

  記者 劉雪紅 劉茹男

  3月20日,恰逢春分節氣,黔南州農科院都勻擺茶科研基地里,機械轟鳴聲此起彼伏,整地、翻耕、播種……休整一冬的土地被喚醒。

  農機手駕駛旋耕機開足馬力,將油菜翻耕還田,化作春泥為土地注入“營養”。“油菜是重要的優質綠肥作物,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和各種營養元素,提升耕地品質。”州農科院蔬菜科創團隊工作人員介紹,擺茶基地是黔南開展蔬菜“四新”技術試驗示範的主陣地,主要開展茄果類新品種試驗示範,多年連作,容易導致病蟲害高發、頻發、重發,因此,去年對該基地進行了休耕輪作,為今年的蔬菜新品種試驗示範積蓄養份。“土地翻犁的同時,引種試驗的蔬菜新品種也同步啟動了播種工作。”

  據瞭解,今年擺茶基地引種試驗示範種植的蔬菜種類主要有茄果類和瓜豆類,重點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及貴陽等目標市場,鑒選出適宜黔南種植的優質、高產、抗病、適應性廣的蔬菜新品種,推薦給蔬菜生產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等生產主體種植。除了引種試驗,還對紅酸湯番茄、皺皮線椒等100份以上地方特色蔬菜資源進行評價試驗。在新品種引種試驗中,有針對性地開展蔬菜種植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新裝備的集成配套,實現良種配良法,不斷提升農業科技生產水準。同時,還針對各類名、特、優、新蔬菜進行示範展示,增加科普研學和農旅體驗的多樣性。

  在擺茶基地的中藥材標準化試驗田,州農科院中藥材科創團隊正在進行薄荷、藿香等備受市場青睞的葯食同源中藥材的播種工作。黔南作為重要的道地藥材產區,素有“天然藥庫”美譽。擺茶基地承擔著全州道地中藥材引種試驗任務,聚焦中藥材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開發利用,大力開展優良品種選育繁育研究,篩選出適合貴州區域種植的優良中藥材品種。

  目前,擺茶基地已收集和選育了半夏、白芨、黃精、頭花蓼、金花葵、玫瑰茄、苡仁、鉤藤等20余個道地中藥材品種,開展“糧-葯”高效複合種植技術、“玉米+黃精/白及”高效種植模式、名貴中藥材種苗繁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林下仿野生中藥材種植示範、品種篩選及適應性種植評價等研究,其中,杜鵑蘭、淫羊藿、黃精等名貴中藥材種苗繁育技術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黔南不斷強化農業科研資源力量統籌,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擺茶基地作為集“試驗示範、人才培訓、教育研學、農旅開發”為一體的農業科研示範基地,配套有完備的基礎設施,主要承擔蔬菜“四新”技術研究、地方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利用、道地中藥材引種試驗、農業科普教育等科研任務。2023年,擺茶基地獲“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和“黔南州科普教育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