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為了更好的講述文章內容,人物情節為虛構
張大爺今年68歲,前些日子感到渾身乏力,吃不好睡不香,起初他並沒放在心上,直到閨女無意中發現他脖子後側長了一大片褐色的斑塊,連忙陪老父親去了醫院。
醫生仔細檢查了張大爺脖子上的異常,又翻看了他的化驗單,臉色逐漸凝重起來。“張先生,從您脖子上的色素沉著和血糖化驗結果來看,您有很大概率已經患上了糖尿病。”
原來,脖子上莫名的色素沉著,竟是糖尿病在向張大爺發出“警告信號”!可惜他沒能及早留意到這個信號。
生活中,像張大爺這樣被糖尿病“偷襲”的例子並不少見。糖尿病有“沉默的殺手”之稱,早期癥狀隱蔽,容易被人忽視。大家的身體往往會通過一些細微的變化,來提示糖尿病的到來。
脖子和腋窩,就是最容易出現糖尿病警訊的部位。那麼,它們到底會發生哪些變化?這些變化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健康密碼?
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代謝紊亂,血糖水平異常升高。高濃度的血糖會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對皮膚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損傷。
58歲的王女士就深受其擾。自從確診糖尿病以來,她發現自己的皮膚越來越乾燥,特別是脖子上的皮膚,摸上去毛糙糙的,還出現了細小的皺紋。
家住上海的劉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他的糖尿病病史長達10年,近兩年來,脖子後側莫名長出了一片褐色的斑塊,奇癢無比,抓撓後還會脫屑。醫生告訴他,這是糖尿病色素沉著,是皮膚慢性炎症所致。
糖尿病還會引起微血管病變,削弱皮膚的血液供應,使皮膚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極易被細菌侵襲,產生感染。
家住北京的李阿姨就差點因此喪命。由於糖尿病控制不佳,她的腋窩皮膚抵抗力大幅下降,一次偶然的細菌感染竟引發了敗血症,險些送命。所幸搶救及時,最終保住了性命。
脖子、腋窩等處的黑棘皮病,表現為皮膚發黑變厚,表面粗糙如樹皮,多發生在糖尿病控制欠佳者。脖子後側、腋窩等部位的色素沉著,呈現為邊界清楚的褐色斑塊,可伴有瘙癢脫屑。
皮膚乾燥、瘙癢,皮膚張力和彈性下降,出現細紋和皺紋。皮膚反覆感染,如腋窩、頸部的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糖尿病足,即足部皮膚潰瘍壞死,若感染嚴重甚至導致截肢。
糖尿病引發的皮膚問題複雜多樣,但千變萬化,都源於長期高血糖的“禍根”。
糖尿病黑棘皮病和色素沉著,常常是糖尿病患者求診的“導火索”。一旦脖子、腋窩等特殊部位出現上述異常改變,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排查糖尿病的可能。
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是每一個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課。對已經出現皮膚病變的患者而言,在全身控糖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局部的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適時使用保濕劑,避免搔抓造成皮膚破損,定期複查皮損變化,必要時使用外用藥物,都是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總之,糖尿病雖然“善變”,但掌握其發病機制,大家就能趨吉避凶。
脖子是身體的“門面”所在,也是糖尿病發出警示的重要區域。在眾多糖尿病引發的皮膚問題中,發生在脖子上的黑棘皮病和色素沉著尤為常見,也最易被患者忽視。
糖尿病黑棘皮病,學名為黑色丘疹性皮膚病,顧名思義,它會在皮膚上產生黑色的粗糙斑塊,形似樹皮。這些斑塊通常出現在脖子後側,也可蔓延至頸側、腋下等處。
家住廣州的林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今年52歲的他有近10年的“糖齡”,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3個月前,他發現自己脖子後面長出了一片黑色的斑塊,摸上去粗糙不平。
起初以為是皮膚老化所致,也沒太在意。直到最近斑塊越來越多,甚至開始發癢,他才意識到事態嚴重,連忙去醫院就診。
醫生告訴林先生,他脖子上的異常正是典型的糖尿病黑棘皮病表現。糖尿病引起胰島素抵抗,使得胰島素樣生長因數水準升高,刺激皮膚的角質形成細胞和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皮膚角化過度和色素沉著,從而形成黑棘皮病。
除了黑棘皮病,脖子後側及兩側出現褐色斑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皮膚徵兆,醫學上稱之為糖尿病色素沉著。
45歲的吳女士就發現自己脖子後面莫名其妙地長出了一大片褐色斑塊,不明所以。去醫院一檢查,血糖高達13.8mmol/L,糖化血紅蛋白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0.1%,遠遠超出正常水準。
吳女士大吃一驚,自己明明沒有明顯的口渴、多飲等癥狀,怎麼會是糖尿病呢?
主治醫師告訴她,糖尿病有“隱形殺手”之稱,早期癥狀不明顯,但身體卻會發出一些細微的信號,提醒大家警惕糖尿病。而脖子上的褐色斑塊,正是這樣一個警示標誌。
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曉梅介紹,糖尿病色素沉著的發病機制與黑棘皮病類似,都與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胰島素樣生長因數升高有關。
只不過黑棘皮病以皮膚增厚、角化為主,而糖尿病色素沉著則表現為黑色素的異常沉積。
許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忽視了脖子的這些變化,要麼將其歸結於年齡增長,要麼誤以為是皮膚病,結果耽誤了診斷和治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51歲的張先生就吃了這樣的虧。他脖子後面長了大片褐色斑塊,自己買了不少外用藥塗抹,卻不見好轉。
直到一次體檢查出空腹血糖高達16.2mmol/L,才發現問題出在糖尿病上。但此時張先生的視網膜已經出現病變,險些失明。
脖子的黑棘皮病和色素沉著是糖尿病的外在表現,更是糖尿病控制不佳的危險信號。
一旦脖子上出現上述異常,一定要提高警惕,儘快到醫院檢查血糖,明確診斷。
對於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現脖子黑棘皮病或色素沉著,則提示血糖控制不達標,需要及時調整降糖方案。
還要注意局部的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摩擦和感染。必要時可使用潤膚劑、角質溶解劑等外用藥物,改善皮損癥狀。
除了脖子,腋窩也是糖尿病發出警示的“重災區”。腋窩陰暗潮濕,皮膚脆弱,一旦血糖失控,很容易引發皮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黑棘皮病和腋窩感染。
糖尿病黑棘皮病會在脖子上“安營紮寨”,腋窩同樣是它的“心頭好”。這種皮膚病會在腋窩處產生黑色的丘疹或結節,手感粗糙,外觀難看。
家住南京的陳女士就深受其擾。自打患上糖尿病,她的腋窩就長出了大量黑色丘疹,密密麻麻,像一片“草莓地”。這些丘疹影響美觀,還經常發癢,讓她備受煎熬。
陳女士花了不少錢去美容院做腋部護理,卻不見好轉。無奈之下,她只好求助於醫生。醫生告訴她,腋窩的黑色丘疹是糖尿病黑棘皮病的典型表現,根源在於血糖控制不佳。
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加重,胰島素樣生長因數水準升高,刺激腋窩等處的皮膚角質形成細胞和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最終形成黑色丘疹或結節。
除了影響“美麗”,糖尿病還會引發腋窩感染,危及健康。由於腋窩局部環境溫暖潮濕,加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細菌容易在此滋生繁殖,引發感染。
家住成都的劉先生就險些喪命於腋窩感染。由於糖尿病多年控制不佳,他的右側腋窩皮膚突然紅腫疼痛,觸之滾燙。起初,他以為是皮下膿腫,自行買了些消炎藥服用,誰知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疼痛難忍。
後來在家人的催促下,劉先生才到醫院就診。一查體溫高達39.5℃,炎症指標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都大幅升高。醫生診斷,他的腋窩感染已經引發了敗血症,情況十分危急。所幸搶救及時,最終保住了性命。
糖尿病患者腋窝皮肤抵抗力低下,稍有破損就易導致感染。而這種感染一旦發生,往往比普通人更加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在糖尿病併發症中,皮膚感染的發生率高達20%-30%,而腋窩感染又占皮膚感染的“半壁江山”。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糖尿病診治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腋窩感染患者中,約65%出現了全身感染的表現,23%發展為敗血症,死亡率高達8%。
面對腋窩的糖尿病警訊,大家決不能掉以輕心。一旦腋窩出現黑色丘疹、結節,或出現發紅、腫脹、疼痛等感染跡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儘快到醫院就診。
對腋窩黑棘皮病,關鍵是要控制血糖,同時注意局部皮膚的清潔護理,避免摩擦和感染。必要時可外用維A酸類藥物,促進皮損恢復。
而對於腋窩感染,治療的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當脖子、腋窩等部位出現黑棘皮病、色素沉著等糖尿病皮膚徵兆時,大家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皮膚問題,實際上正是糖尿病在向大家“示警”。如果置之不理,任其發展,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隨時都會“殺”個回馬槍,危及健康甚至生命。
對策其實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立即就醫,加強護理。
發現脖子、腋窩等部位異常后,馬上到正規醫院就診,儘早確診,及時治療。千萬別存在僥倖心理,更不要自行用藥,否則耽誤了診治,後果不堪設想。
以江蘇徐州的老王為例。他脖子後面長了一大片褐色斑塊,自己覺得“沒啥大不了”,買了點褪斑膏塗抹,結果非但沒見好,斑塊反而越來越多。
直到一次體檢查出空腹血糖高達16.8mmol/L,才知道褐色斑塊竟是糖尿病色素沉著的“傑作”。好在他隨後積極就醫,控制血糖,治療皮損,才避免了更嚴重的後果。
對糖尿病皮膚問題,越早診治效果越好。如果由其發展,皮損難以恢復,更可能釀成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
要提高警惕,儘早確診,及時“對症下藥”,千萬不能心存僥倖,更不能自行用藥。
在醫院,醫生會根據皮損的具體情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對於糖尿病黑棘皮病,除了全身控制血糖外,局部可外用維A酸類藥物,也可選擇冷凍、激光等物理治療,
對於糖尿病色素沉著,可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酌情外用酒石酸、維C等藥物,必要時可激光治療。總之,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系統治療,切忌盲目行動。
除了積極就醫,“加強護理”也不能忽視。這裡說的護理,既包括全身的,也包括局部的。
全身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皮膚病的關鍵。只有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才能從根本上阻斷糖尿病對皮膚的傷害。
局部而言,日常護理也要跟上。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摩擦和感染,是預防糖尿病皮膚問題的必修課。
要做到每天用溫水清洗皮膚,必要時可用溫和的皂液,皮損處避免過度摩擦,不要擠壓,皮膚乾燥可適當使用潤膚劑,但切忌濫用刺激性藥物,如果出現皮膚破損,要及時處理,避免繼發感染。
還要注意飲食營養,適度運動,增強皮膚抵抗力。
飲食上要清淡少鹽,多吃新鮮蔬果,適當補充優質蛋白,運動要科學適度,避免大強度運動引起皮膚損傷,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熬夜等不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
脖子、腋窩等部位的異常變化,往往正是糖尿病在向大家發出警告信號。
一旦發現可疑徵兆,要立即就醫,儘早確診,及時治療,千萬別抱有僥倖心理。還要注意日常護理,控制血糖,保持皮膚清潔,增強皮膚抵抗力。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轉發、點讚支持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