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藍莓,栽培技術的關鍵點
更新于:2025-04-04 00:26:35

學習藍莓栽培技術的關鍵點

0 引言

藍莓不僅口感好,還被用於飲料加工中,可以實現深度加工,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藍莓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所以在不斷增加市場份額。藍莓栽培有著一套完整的流程和體系,但是在栽培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利用技術手段和栽培經驗進行改進,開發更多的品種,提升藍莓的產量。

1 我國藍莓的栽培現狀

藍莓在我國的種植時間比較晚,是從國外引進的水果品種。藍莓在引進完成之後逐漸在我國形成產業化發展,所以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我國於2003年完成首個藍莓生產基地,為藍莓的栽培技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試點。我國藍莓栽培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並進入產業化發展的新時代。我國從海南到黑龍江等近30個省市都已實現藍莓的規模化種植,保證市場中有源源不斷的藍莓供應 。

2 藍莓的生長特點

藍莓的原產地是北美洲溫帶至亞熱帶地區,經過多年的人工培育在我國已有多種藍莓種植。不同的藍莓品種對土壤、氣候的要求也就不一樣。北高叢藍莓,樹高1.5~2.0 m,具有較強的抗寒性,一般適合種植於低於7.2℃的氣候條件下,至少需要處於低溫環境800 h,所以適合在我國北方種植。南高叢藍莓,樹高1.0~1.5 m,具有良好的耐濕熱性和較差的抗寒性,所以其處於低溫環境應少於600 h,適合在我國南方環境種植。半高叢藍莓,屬於高叢藍莓與矮叢藍莓的雜交品種,樹高0.5~1.0 m,具有極強的耐寒性,可以處於極低溫的生長環境,所以要處於冷溫環境1 000~1 200 h,適合在我國東北地區種植。矮叢藍莓,樹高0.3~0.5 m,以野生為主,可以處於-40℃的環境中,適合種植在我國東北地區。兔眼藍莓,樹高2.0~5.0 m,抗寒性較差,一旦低於-27℃就容易出現受凍的情況,只需要處於低溫環境350~650 h,具有高產的性能,可以先試點種植,取得好的效果之後再進行大面積推廣。我國南方地區氣候較為濕熱,適宜利用露地種植,但是我國北方地區氣候較為寒冷,北高叢藍莓、半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以露地種植為主,而南高叢藍莓、兔眼藍莓主要是溫室種植 。

藍莓屬於多年生果樹,在前期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成本,在未來可以獲得長期的收益,所以更要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藍莓只有經過長時間的光照才能有優質的果實,所以藍莓種植應選擇可以實現長時間光照的土地,還要注意對植株進行修剪,保證其在生長過程中可以獲得充足的陽光。藍莓種植應選擇在開闊的山地、丘陵地帶,避免種植在具有污染的地帶,為藍莓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水文和空氣等條件。種植藍莓的土壤以砂質土壤為首選,將土壤的pH值控制在4.0~5.5,保證藍莓獲得良好的土壤環境。藍莓生產的土壤中應具備至少3%的有機含量,確保藍莓在生長過程中可以獲得充足的營養。如果檢測到的土壤不能滿足藍莓的種植條件就要改善土壤環境,確保符合土壤條件之後再進行藍莓種植 。

3 藍莓的栽培技術及其關鍵點

3.1 育苗

藍莓的種植要利用硬枝扡插實現育苗,具體的做法如下:第一,在藍莓萌芽之前從健康的植株上選擇

一年生枝中下部作為扡插的枝條,按照8~10 cm的長度在藍莓的基部芽下斜剪斜插。每年2月份左右可以選擇枝條進行冷藏以便後期大規模育苗。第二,插條儲存。將已經剪好的枝條以100根作為一捆,並利用濕鋸末或者苔蘚等物體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做好儲存。第三,浸藥催根。將插條的1~2 cm處浸泡在萘乙酸或者吲哚丁酸中,時間通常為24 h。第四,進行扡插以及扡插完畢之後的植株管理。將植株的距離設置為5 cm×5 cm,並將大部分插條放在濕潤的河沙插床中,將露出一個頂芽的插條進行扡插,但是扡插的過程中要把頂芽掐掉。將已經扡插完畢的植株放置在陰涼處,保持其濕潤的狀態。待經過60天左右的發育之後,將植株移栽到25℃的環境中,當葉片轉綠之後將植株移栽到營養缽中,經過3天的陰棚之後放在陽光下,之後進行施肥,頻率為一週一次,以保證藍莓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施肥完畢之後要用水將葉片上的肥料及時沖洗掉,避免因施肥過多對葉片產生影響。等到根系生長狀況良好的時候可以將其移栽到土壤中 。

3.2 建園

第一,選擇合適的地區進行藍莓種植。藍莓喜光,所以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地帶,盡量選擇地形開闊、有便利排灌條件並且遠離污染的平地或者丘陵作為種植園。如果選擇在山地等地帶進行種植,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藍莓種植之前要對土地進行修整。第二,整地施肥。在藍莓種植之前要先使土壤增肥,以保證藍莓在生長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養分。根據土地的行向挖種植溝,通常挖深為50 cm、寬100 cm的溝。種植溝挖好之後,種植人員可以逐層撒入有機肥。為了避免藍莓在生長過程中發生病蟲害,也應撒入針對性的肥料。所有肥料撒完之後要進行回填,回填完畢之後形成高壟,並對土壤的pH值進行檢測,確保其符合藍莓生長的土壤要求 。第三,選擇合適的栽培技術。使用扡插法進行育苗,不同品種的藍莓要設置不同的植株行距。藍莓的花難以通過風進行傳粉,而是需要蜜蜂進行授粉,所以在藍莓的栽培過程中要選擇2~3個具有一致花期的藍莓品種進行隔行栽植,將授粉數據控制在1∶1或者1∶2。

3.3 土肥水管理

第一,做好土壤管理。藍莓的土壤中不能含有除草劑成分,做好如鋸末、稻草等有機物的覆蓋,並在上面撒上碎土以防出現被大風吹走或者火災等情況,保持土壤肥力。控制土壤溫度,增加土壤肥力,促進藍莓的生長。在藍莓植株的兩側用無紡布等材料覆蓋,減少雜草。定期做好土地pH值檢測,做好酸鹼物質中和,將pH值控制在4.0~5.5。第二,適度施肥。藍莓樹對肥料的量需求較低,所以應保持肥料的適量。在保證土壤的肥力時,藍莓只需要氮、磷、鉀元素,並且對氮、鉀的需求量比較大,對磷的需要相對較小,所以可以選擇氮鉀複合肥,保證藍莓的全面生長。藍莓在種植1年之後,不能過早施加肥料。在成活抽梢之後開始第一次施加複合肥;第二次追肥在藍莓的生長旺季,施加硫酸鉀型複合肥 。

3.4 整形修剪

藍莓的植株較高,枝條數量不確定,所以需要定期修剪,例如,高叢、半高叢以及兔眼藍莓等品種需要將植株高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些藍莓品種結果較早、具有高產量以及整形較為容易。前三年的藍莓植株可以任由其自由生長,使其可以擴大樹冠,以增加果量。在冬季可以將一些病枝、密枝、弱枝修剪掉,保證藍莓植株的順利生長。對於生長過高的植株進行及時修剪,而對於寄生主枝上的粗壯結果枝進行修剪。如果是樹齡超過15年的藍莓在冬剪時要剪除老枝,留下粗壯的枝幹以培養新的枝條。對於矮叢藍莓,因為其植株較低,所以樹勢較弱,要增強樹勢。在冬剪時只剪掉細枝、弱枝和病枝等,保證其多多結果。

3.5 花果管理

第一,做好疏花疏果。成年之後的藍莓植株花量較大,所以要在花期對一些弱枝、病枝、密枝進行剪除,並且將過長的枝條剪短。在每個粗枝上的花序控制在5~7個,中庸枝上的花序控制在3~5個,而過長枝上的花序要控制在10個。通過剪除枝條進行疏花,保證營養供給,擴大果個,提升藍莓的果質。第二,保花保果。種植人員要在藍莓未開花之前在樹冠上進行噴灑硼砂(含量為0.1%~0.2%),提升藍莓植株的抗逆性,促進花芽的生長,提升坐果率。利用蜜蜂進行授粉。在藍莓開花期間,禁止噴灑農藥,可以通過放蜂實現授粉,也可以利用野生蜜蜂進行授粉。在藍莓花期除了施加肥料之外還可以增加20 mg/L赤黴素溶液,提升坐果率。第三,促進藍莓果實的著色。藍莓只有獲得充足的光照才能實現均勻著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藍莓不能過度直曬,適當增加磷酸二氫鉀溶液,提升抗逆性,增加著色。在藍莓植株上設置遮陽網,避免暴曬,調節果實的成熟期。

3.6 病蟲害防治

藍莓樹出現的病蟲害種類相對較少,通常以蛾類、果蠅、蚜蟲、灰黴病等為主,可以做到對症下藥。種植人員在藍莓冬季落葉之後清理好種植園,並將園內的落葉、落果等集中起來進行燒毀和深埋,並噴洒相關的溶液,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從源頭進行病蟲害控制。在藍莓的生長時期,病蟲害容易滋生,所以要採用高效並且低毒的農藥進行噴灑治理,並且農藥要實現交替使用,嚴格按照農藥噴灑的間隔周期進行控制。可以在藍莓開花之前進行一次農藥噴灑,在溶液中混合殺菌劑和殺蟲劑,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治理。藍莓花凋零之後,可以再進行1~2次的農藥噴灑,做到對蚜蟲、灰黴病等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和預防,保護花果。在藍莓進入著色期后不可以再噴灑農藥,避免產生農藥殘留。為了避免農藥的過度使用,種植人員可以在種植園內放置粘蟲板和殺蟲燈。因為果蠅具有比較強的繁殖力,所以必須將其及時控制,注重保持園內的衛生,及時清理落葉、落果等雜物。針對防止果蠅,種植人員可以利用糖醋液進行誘殺。

另外,藍莓在果實成熟之後非常甘甜,會吸引鳥類採食,這容易破壞果實的完整度,所以園內可以設置稻草人、彩帶或者嚇人的錄音進行驅趕。也可以設置防鳥網,實現對藍莓果實的有力保護。

3.7 採收和存儲

藍莓果實表面呈現藍紫色之後經過3~6天的時間才能變成紫黑色,這是果實成熟的標誌。果實完全熟透之後就會軟化、落果,所以種植人員不能等到完全成熟之後再採摘,通常是等到八九分熟時就已經開始採摘。如果採摘的時間過早就會導致果實個頭較小並且口感較差,這會影響藍莓的品質,進而影響其銷售價格。如果藍莓採摘時間過晚就會造成果實熟透,不易儲存,在後期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壞果的情況。不同品種的藍莓的成熟期也會存在差異,但是基本上是在20~40天,所以種植人員要做到分批採收,通常是一週一次。採收適合在早上或者陰天進行,不適合在高溫天氣或者中午進行。在採收時期的前20天要停止灌溉,以提升果實的耐存儲性。種植人員在進行採收時要注意佩戴手套,不要過於粗暴地採摘藍莓,而應該輕輕採摘,避免損壞果實。藍莓採摘要做到輕拿輕放,多使用人工採摘,避免因為使用機械將果實損壞的情況,增加壞果成本。做到對藍莓的“一條龍”服務,包括種植、採收、儲存、銷售等環節,將壞果及時剔除。根據果實的大小進行果品分級包裝、銷售,整齊碼放在果箱之中,分為上下兩層。已經包裝好的藍莓果實要在5 h之內放入冷庫內,並將冷庫溫度控制在0~10℃、濕度控制在85%~95%,使用冷鏈運輸,做好保鮮工作,避免陽光直曬,最後將其放置在對應的冷庫或者冷藏室中。

4 結語

綜上所述,藍莓是一種市場需求量逐漸增多的水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藍莓作為引進品種,在我國種植的時間較短,所以應深入分析其生長特點,熟悉栽培技術,把握栽培關鍵點,促進藍莓的生長。栽培藍莓應著重關注育苗、施肥、田地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採收、存儲等環節,提升坐果率,增強藍莓的抗逆性和保鮮度,這樣才能提升藍莓種植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