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易被老年人忽視的疾病——肌少症
更新于:2025-03-26 09:37:08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很多中老年人擔心肥胖會引起各種疾病,為了身體健康,會刻意通過少吃、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多種方式,保持“瘦”的狀態。那麼,老年人是不是真的越瘦越健康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身邊的老年人雖然體重下降了,四肢變得纖細,腰圍卻沒有變化。而精神狀態、協調性、體力等卻大不如前。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很自然的,老了嘛,“人老腿先老”,所以走路沒有力氣;“千金難買老來瘦”,所以人越來越瘦。但是如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他們比年輕時瘦了很多,但卻易疲乏,容易跌倒,甚至發生骨折。實際上,這很可能是一種疾病的徵兆:肌少症——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健康殺手!

入門知識點

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與增齡相關的骨骼肌品質和肌肉力量或軀體功能下降,多見於老年人。因其患病率較高、進展隱匿、漸行加重,不良預後嚴重、對機體影響廣泛等特點,對我國家庭醫療負擔與社會公共衛生支出帶來巨大影響。

研究發現,70歲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約為20%,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高達50%。年齡越大,肌少症患病率越高,伴隨的疾病也也越嚴重。有研究顯示,70歲以後肌肉品質每年可減少15%。

進階小課堂

怎麼判斷是否是肌少症呢?

老人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判斷:

1. 四肢骨骼肌量(ASM)是評價肌肉量的關鍵指標,雙能X線吸收法(DXA)是其測量的金標準,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檢測簡單便捷。

2. 目前評價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指標為上肢握力;膝關節屈伸力量則是評價下肢肌肉力量最精確的方法,5次起坐試驗可作為其簡便的替代方法。

3. 步速是評價軀體功能最簡便的方式,而簡易體能狀況量表(SPPB)、起立行走計時測試(TUG)和長距離步行則是評估軀體功能更全面、綜合的指標。

4. 小腿圍為評估四肢骨骼肌量的簡便方法,能客觀反映下肢肌肉含量、肌肉功能的指標。

5. 小腿圍居家簡單自測法:拇指和食指環扣在小腿最粗的位置,不能把它扣住,說明你的小腿肌肉含量飽滿;如果兩個手指扣住小腿完全環繞住了,就說明小腿的肌肉不夠飽滿,建議到醫院就診。

如何預防肌少症

1.提高健康意識,避免跌倒

老年人應提高健康意識,當出現跌倒,尤其是反覆跌倒時,應進行肌少症、跌倒風險評估,積極干預以避免造成身體損害。

2.重視肌少症篩查

肌少症老年人可能出現衰弱、跌倒、行走困難、步態緩慢、四肢纖細和無力等表現,因此小腿圍<34cm的男性、<33cm的女性,建議進行肌少症專業評估。

3.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老年人要堅持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和全身協調運動,如坐位抬腿、靜力靠牆蹲及拉彈力帶等,以有效改善肌肉品質、力量和軀體功能。此外,宜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日曬時間。

4.重視膳食營養和體重變化

合理膳食,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保持適當體重,避免體重過重過輕或波動過大。如體重近期(半年內)下降超過5%,應引起重視,及時就診。

5.做好慢病管理

定期體檢,專業醫生會根據綜合評估結果進行全人、個體化管理,早期發現和干預導致肌少症的高風險急慢性疾病。

地球只能越轉越慢?
地球只能越轉越慢?
2025-03-26 07:31:45
什麼是量子疊加?
什麼是量子疊加?
2025-03-26 07:52:04
如何把菜種到太空去?
如何把菜種到太空去?
2025-03-26 07: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