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沉默而致命的疾病可能就隱藏在我們的一日三餐之間,那就是食管癌。全球每年有數十萬人因此喪生。在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成為了威脅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
食管癌,它是一種發生在食管部位的惡性腫瘤。食管是將食物從喉嚨輸送到胃部的管道。主要類型包括鱗狀細胞癌和腺癌。
食管癌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但隨著病情發展,一些警示信號可能會出現:
1. 吞咽困難:這通常是首個出現的癥狀,開始時可能只是感覺吃乾硬或是比較大的食物有困難。
2. 喉嚨痛或胸骨后疼痛
3. 體重下降和乏力
4. 咳嗽或嘔吐: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嘔吐血或黑色糞便,這是內出血的跡象。
5. 聲音嘶啞
如果你體驗到上述任何癥狀,尤其是持續性的吞咽困難,請立即就醫。
食管癌是食管內壁細胞失控增生形成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兩大類型:
1. 鱗狀細胞癌:源於食管內壁的鱗狀細胞,與吸煙和飲酒緊密相關。
2. 腺癌:常見於與食管接近的胃部,與胃酸倒流和巴雷特食管(一個與長期胃酸倒流相關的病變)有關。
食管癌的具體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可大幅增加食管癌的風險:
1. 吸煙和過量飲酒:均能損害食管細胞,增加突變的機率。
2. 不良飲食習慣:缺乏水果和蔬菜的飲食可能提高食管癌風險。
3. 胃食管反流病(GERD):長期胃酸倒流可損傷食管黏膜。
4. 巴雷特食管:GERD引起的一種食管改變,風險更高。
5. 肥胖:體重增加會加劇胃食管反流。
6. 家族史和遺傳因素
此外,長期食用高脂肪、高鹽、燒烤等食品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發病率。
1. 臨床癥狀和病史:醫生首先會詳細瞭解患者的癥狀,如吞咽困難、胸痛、消瘦等,並詢問是否存在食管癌的高風險因素,如吸煙、飲酒史,以及家族中有無食管癌患者等。
2. 內鏡檢查:上消化道內鏡(胃鏡)是診斷食管癌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手段。通過內鏡可以直接觀察到食管內部的情況,如果發現有可疑病變,醫生還會取部分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學檢查(活體組織檢查或簡稱活檢),這是確診食管癌的金標準。
3. 影像學檢查:包括胸部X線片、CT掃描、MRI、PET-CT等,可以用來評估腫瘤的位置、大小、浸潤深度以及是否發生轉移等情況。
4. 超聲內鏡(EUS):能更準確地探測腫瘤侵犯食管壁的程度及其周圍淋巴結的情況。
5. 食管造影:通過吞服鋇劑後進行X線透視,能夠清晰顯示食管的形態變化,有助於發現食管的狹窄、梗阻及充盈缺損等病變。
6. 血液檢查:雖然不能直接診斷食管癌,但血液中某些指標如CEA、CA19-9等腫瘤標誌物的異常,可能提示存在腫瘤的可能性。
明確診斷食管癌需要多方面的資訊綜合判斷,一旦懷疑有食管癌的可能性,應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
1. 手術治療:
經典的開放手術包括左側開胸、右側開胸(如Ivor-Lewis手術)、經胸腹聯合切口手術等,旨在完全切除癌變的食管部分,並通過胃或其他消化道重建食管功能,如食管胃吻合術、食管替代術(如結腸代食管術)等。
近年來,微創手術發展迅速,如全胸腔鏡、全腹腔鏡下的食管癌切除術,通過幾個小切口完成手術,減小了創傷,加速了康復。
2.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主要用於不適合手術或手術風險高的患者,特別是上段食管癌和局部進展期食管癌,放療可單獨使用或與化療聯合(同步放化療)以縮小腫瘤、控制病情進展和改善生活品質。
高精度的調強放射治療(IMRT)、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和立體定向體部放射治療(SBRT)等先進技術提高了放射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
3. 化學治療:
化療既可以作為術前新輔助治療,以縮小腫瘤便於手術,也可以作為術后輔助治療,減少復發風險,同時對於晚期或轉移性食管癌,化療是重要的姑息治療手段。
新型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應用,以及免疫治療的興起,為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4. 內鏡治療:
對於早期食管癌(原位癌或粘膜內癌),可採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進行治療。
對於中晚期無法手術或手術前後的患者,內鏡下置入食管支架、激光熱療、光動力治療等方法可用於緩解梗阻癥狀,改善進食困難。
5. 綜合治療:
食管癌的治療越來越傾向於多模式的綜合治療,如術前新輔助放化療+手術、術后輔助放化療等,以及多種療法的合理組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療效果,減輕副作用,並延長患者的存留期。
總之,食管癌的治療是個體化的,並需結合臨床醫生的評估和建議來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計劃。此外,康復期的支持治療、營養支援、心理疏導也是整體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沒有確切方法可以完全預防食管癌,但以下的生活方式調整可以顯著降低風險:
1. 生活方式相關
戒煙:吸煙是導致食管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吸煙可以顯著降低患病風險。
限制飲酒:過量飲酒也與食管癌的發生有關,因此應該控制飲酒或完全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料。
維持健康體重:超重或肥胖與多種癌症(包括食管癌)的風險提高有關。採取適當的飲食和運動計劃維持健康體重。
避免長時間接觸有害物質:一些職業暴露會增加食管癌風險,例如長期接觸石棉、苯等化學物質。在工作中要確保適當的防護措施。
2. 飲食習慣
攝取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它們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降低食管癌的風險。
減少加工肉類和紅肉的攝入:過量攝入加工肉類和紅肉可能與某些類型的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建議以魚類、家禽等為替代。
避免高溫飲食:經常食用過熱食物和飲料可能損傷食管黏膜,增加患癌的風險。
避免食物污染:一些食物中可能含有黃麴黴素等致癌物質,儲存和處理食物時應注意防止黴變和污染。
3. 醫療監測與干預
巴雷特食管監測:患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並發展為巴雷特食管的人群風險較高,需要定期內鏡檢查和活檢。
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及時有效地治療GERD,以減少其進展為巴雷特食管甚至食管癌的機會。
針對高風險人群的篩查:對於有食管癌家族史或者其他高風險因素的個體,醫生可能會建議更頻繁的篩查。
預防食管癌需要結合生活習慣的改良、飲食的調整及醫學監測。如果有任何身體不適或特定的風險因素,應及時諮詢醫生以獲得相應的指導和治療。
瞭解食管癌的相關知識,對於我們預防和治療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科普宣傳,我們可以提高公眾對食管癌的認識,增強預防意識,降低發病率。同時,科普知識還能説明患者更好地瞭解病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康復率。
食管癌雖然可怕,但並非不可戰勝。只要我們瞭解它的成因、預防方法和治療手段,積極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風險,戰勝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