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一年四季都能種植的蔬菜,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喜歡種植蔬菜的朋友們大多會種上一些韭菜。因為只要種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從春天到秋天可以隨時享用。雖然種植和管理韭菜相對簡單省心,但是想要韭菜長得又粗又綠,還是需要一些經驗和技巧。有些人種植的韭菜每年都長得粗壯濃綠,而有些人的卻常常出現黃葉、干尖,甚至越長越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關鍵原因是什麼?如何能讓自己種的韭菜年年健康生長,長得粗壯濃綠呢?下面將為大家分享這些經驗。
韭菜有多種品種,有的品種天生就比較纖細,即使施肥再多、管理再好,也難以長得粗壯。因此,要使韭菜長得粗壯,首先要選擇一個優質品種。
優質的韭菜品種有很多,例如中華韭霸、雪韭、富生韭菜等,這些品種不僅長得粗壯,還具有強大的抗病能力和高產量。所以,選好品種是成功的關鍵。
土壤品質是一切作物生長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土壤,很難讓植物茁壯成長。韭菜喜歡疏鬆透氣、有機質豐富的土壤。如果土壤長期板結硬化,且缺乏有機質,不但韭菜難長好,其他蔬菜同樣受影響。
因此,不管是首次種植韭菜,還是移栽韭菜,都要選擇肥沃、疏鬆的好土壤,不要在貧瘠、板結的土壤中種植或移栽。
韭菜的生長溫度適宜時會持續生長,每次割完都會從頭開始發芽生長,這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一旦養分不足,就會出現生長緩慢、黃葉和干尖等問題。因此,施肥要符合韭菜的生長規律。
韭菜施肥的時間應在新芽開始長出時進行,即每割完一次,等新葉長到3釐米左右時及時施肥。施肥要以腐熟有機肥為主,施肥方式採用撒施法,將肥料撒在根部周圍,然後進行松土,也可以將有機肥混合適量好土進行撒施。
割韭菜也需要技巧,很多種植者誤以為只要肥料充足,可以隨時收割,這是不正確的。韭菜割完后需從根莖處重新發芽生長,割得太頻繁會對根莖造成影響。細心的人會發現,剛割完的新韭菜特別細,長大之後才會變粗。因此,韭菜的收割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正常的收割時間應該在葉片長到5-7片時進行,最少不能少於5片葉。如果葉片太少就收割,韭菜就會越長越細,這是韭菜的生長規律。
由於韭菜在土壤中連續生長多年,而且容易招地蛆,因此種植韭菜必須做好防蟲工作。防治韭蛆的方法包括撒施草木灰、茶麩,或用敵百蟲澆灌等。
有草木灰的可以在每次割完韭菜后撒施草木灰,然後撒施有機肥;還可以用茶麩作為肥料使用。如果沒有這些材料,可以用敵百蟲等進行澆灌。
除了以上幾點外,澆水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環。韭菜怕旱也怕澇,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這裡就不再過多展開介紹了。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或不明之處,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