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大戶被揪出!醫生提醒:毒性是砒霜的68倍,很多家庭都在吃
更新于:2025-03-26 09:18:17

健康,是我們生活中最為珍貴的財富。然而,有時候,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習慣,卻可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健康埋下隱患。就像老張和他妻子的故事,退休后的他們,滿心歡喜地踏上了養生之路,本以為是為健康加分,卻沒想到,一場噩夢正悄然降臨。老張和妻子在退休后,對養生格外癡迷,尤其鍾情於那些號稱無添加劑的食物。他們眼中,那些來自鄉下老家的自榨油,就是純天然健康的象徵。每次吃著用自榨油烹飪的飯菜,他們都覺得那濃郁的香味,彷彿是大自然給予的饋贈。平常,他們吃的油都是託人從鄉下老家精心帶來的自榨花生油,在他們看來,這種油沒有經過各種複雜的工業加工,純天然無添加,不僅吃起來更香,對身體肯定也更有益處。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老張卻感覺身體越來越不對勁。他時常覺得渾身疲乏無力,那種疲憊感,就像身體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即便經過充足的休息,也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而且,他整個人肉眼可見地瘦了一大圈,原本合身的衣服,如今變得鬆鬆垮垮。不僅如此,時不時地,肚子還會傳來一陣一陣的疼痛,起初他以為只是普通的腸胃不適,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沒想到,這疼痛卻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

兒子察覺到父親的異樣,看著老張日益憔悴的面容,心急如焚。他立刻帶著老張去了醫院,醫院裡,人來人往,充滿著緊張的氛圍。老張在兒子的陪伴下,做了一項又一項的檢查。每一項檢查,都像是在等待命運的宣判。當最終的檢查結果出來時,猶如一道晴天霹靂 —— 老張竟然被查出了肝癌,而且病情已經發展到了晚期。這個消息,瞬間讓老張和他的家人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醫生在詳細詢問老張的過往生活習慣后,將目光聚焦在了他們一直食用的土榨花生油上。醫生嚴肅地指出,老張的肝癌,很可能與這種自榨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原來,土榨花生油由於沒有經過專業的精煉程式,其中很可能殘留著一種可怕的物質 —— 黃麴黴素,而正是這種黃曲黴素,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黃麴黴素毒性是砒霜 68 倍,就藏在生活中!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一病區主任高啟龍介紹,黃麴黴素,是由黃麴黴菌產生的一種極其危險的強致癌物。早在 1993 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 1 類致癌物,其毒性之強,令人咋舌。它的毒性竟然是砒霜的 68 倍,致癌能力更是二甲基亞硝胺的 70 倍,對肝臟有著極強的破壞作用。黃曲黴素一旦進入我們的身體,就如同一個隱藏的 “殺手”,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如果短時間內大量攝入,會導致身體急性中毒;而長期少量攝入,則會造成慢性中毒,逐漸侵蝕肝臟、胃腸道等重要臟器組織。更為可怕的是,它還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大大增加了肝癌、胃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

黃曲黴素就像一個隱藏在暗處的 “幽靈”,經常悄然污染我們的食物。特別是玉米、花生這類澱粉含量豐富,又容易發黴的糧油及其製品,更是它 “青睞” 的物件。除了食物,我們家中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角落,也可能成為黃曲黴素的藏身之地。比如冰箱門上的塑膠密封條,由於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又不經常清理,很容易滋生黃曲黴素。還有我們每天切菜用的砧板,以及吃飯用的筷子,如果清洗不徹底,存放環境潮濕,也都可能被黃曲黴素 “盯上”。就拿小作坊自榨的花生油來說,其使用的原材料可能存在部分發黴的情況,有些花生外表看似正常,但內部或許已經發黴腐爛。而且,這些小作坊往往沒有經過嚴格的原材料挑選和精煉程式,這就使得黃曲黴素很容易殘留在油中。人們在食用這種花生油后,身體患癌的風險自然就會大大增加,老張的遭遇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肝癌發現即晚期?身體出現 5 個異常需警惕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一科主任邢寶才提到,肝臟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它位於身體的肋骨後方,周圍有較大的空間可供腫瘤生長。而且,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這就導致在早期出現病變時,往往很難察覺到明顯的癥狀。就像一個默默承受痛苦的戰士,直到腫瘤逐漸增大,累及到周圍其他臟器組織時,才會發出明顯的 “信號”,但此時,病程大多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介入治療科許飛提醒大家,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癥狀時,一定要高度警惕,很可能是肝癌來襲。

腹脹

肝癌患者常常會出現消化功能異常的表現,其中腹脹是較為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合併了腹水,當用手叩擊腹部時,會明顯感覺到有波動感。想像一下,肚子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脹脹的,讓人十分難受。這種腹脹感,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

疼痛

肝區或者上腹部出現間歇性疼痛,是肝癌的另一個重要癥狀。如果癌細胞發生了骨轉移,還會伴有骨骼疼痛。這種疼痛,有時像隱隱作痛的小刺,有時又像突然襲來的劇痛,讓人難以忍受。它時刻提醒著患者,身體正在遭受著嚴重的威脅。

黃疸

當肝癌病灶壓迫到內外膽道時,就會引發異常的黃疸癥狀。患者會發現自己的鞏膜、皮膚逐漸變黃,就像被染上了一層黃色的顏料,而且尿液也會變得異常黃染。這種黃疸的出現,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提示肝臟可能出現了嚴重問題。

食慾下降

患者會明顯感覺到身體的食慾下降,對曾經喜愛的食物都提不起興趣。而且,體重會在短時間內明顯減輕,整個人變得消瘦憔悴。這是因為肝癌的發生,影響了身體的正常代謝和營養吸收,使得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

出血

部分肝癌患者還會出現異常的消化道出血癥狀,表現為嘔血、黑便等。嚴重的患者,還會伴隨著血壓下降、心率加速以及四肢寒冷等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表明病情已經較為嚴重,需要立即引起重視。想要準確診斷肝癌,需要通過超聲、血清蛋白等多種檢查手段進行篩查。尤其是那些本身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更要定期進行檢查,以便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肝癌大戶被揪出,這些高危因素趕緊避開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閆傑表示,除了黃曲黴素這個 “罪魁禍首” 外,還有一些危險因素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乙肝

感染乙肝后,如果沒有積極進行干預治療,也不定期進行隨訪,肝臟的炎症就會反覆損傷肝臟組織,進而導致肝纖維化。隨著病情的發展,就會逐漸發展成肝硬化。而在肝硬化階段,如果還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干預,肝細胞就可能發生惡變,最終演變成肝癌。乙肝就像一顆隱藏在身體里的 “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

飲酒

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長期大量飲酒,會讓肝臟的負擔越來越重,大大增加酒精肝的發生風險。如果酒精性肝病沒有得到儘早的干預,患者也沒有及時戒酒,病情就會進一步惡化,逐漸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每一滴過量的酒精,都可能成為傷害肝臟的 “毒藥”。

肥胖

肥胖的人大多存在脂肪肝問題。如果這類患者沒有及時採取有效的減重措施,脂肪肝就可能逐漸演變成肝硬化,進而發展成肝癌。目前,針對脂肪肝的治療,並沒有特效藥物,主要還是依靠患者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來減輕體重,從而改善病情。

對於那些有肝炎、酗酒史、飲食不良等問題的高危人群,建議每隔半年進行一次肝臟超聲和甲胎蛋白的篩查。這對於發現早期肝癌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能夠為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飲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疾病的發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一定要時刻關注飲食健康,把好 “入口” 這一關,避免病從口入,守護好我們的身體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