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做人”的現代人,得了頸椎病,脖子不一定痛?
更新于:2025-03-26 08:20:20

現代人的頸椎,確實有點壓力爆棚了,坐著站著都經常“低頭做人”。就連躺著的時候,那些很高很耙活的枕頭,也在給頸椎做負重訓練。

什麼?你說脖子沒怎麼痛?頸椎沒問題?先看看這些癥狀你有沒有

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活動——工作、學習或者躺那兒玩手機,時間一長就感覺自己脖子痛,半天都緩不過來,然後開始擔憂:“遭了,怕是頸椎不行了。”

一旦不痛了,又感覺自己行了,安慰自己:“哪有什麼頸椎病,都是錯覺,我身體好得很。”

其實,脖子痛不痛,不一定能當成判斷頸椎病的標準,有些頸椎病的癥狀會體現在其他地方。頸椎病按照病因來分,有幾種比較常見的類型: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混合型等。不同的類型的頸椎病,在癥狀上也是有區別的:

1、頸型頸椎病

● 頸部酸痛;

● 頸部肌肉緊張僵硬;

● 按壓時有痛感;

● 頸部活動受限;

● 多見於青年人群;

注:頸型頸椎病可以說是頸椎病的早期階段,由頸椎退行性病變引起,有的人開始覺得脖子痛,可能就是頸椎病的早期表現。

2、神經根型頸椎病

● 手背或手指麻木、刺痛;

● 頸部隱隱作痛或劇痛;

● 勞累后癥狀加重;

● 上肢無力;

● 多見於中年人群。

3、椎動脈型頸椎病

● 視物模糊;

● 經常出現頭痛、頭暈;

● 有耳聾、耳鳴癥狀;

● 轉頭時有眩暈感。

4、交感型頸椎病

● 眼睛乾燥或多淚;

● 經常頭暈、頭痛;

● 有腹脹、腹瀉癥狀;

● 常覺得胸悶、心慌;

● 經常出冷汗。

5、脊髓型頸椎病

● 下肢麻木,踩棉花的感覺;

● 時常覺得四肢無力;

● 四肢無力;

● 大小便功能障礙;

● 可由外傷誘發;

● 常見於中老年人群。

6、混合型

● 含有兩種及以上的癥狀。

這些癥狀中,尤其需要關注自己是不是出現過麻木、頭痛和頭暈,很多人無法將它們和頸椎病聯繫起來,但事實上,至少有六七成的頸椎病患者都遭過這些癥狀的青睞。

如果覺得自己身上這些癥狀特別明顯,那就要考慮去醫院掛個號看看了。

身上腰酸背痛脖子痛,很多人下意識就會想到找個按摩店,給自己松松筋骨。“按到位了,自然就不痛了。”這種想法要不得。對頸椎病人來講,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前提下,胡亂按摩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仔細想想也能明白,頸椎病本質上是頸椎神經、肌肉或骨骼受到損傷,頸椎本身都經不起摧殘了。按摩的時候再給它用力來兩下,運氣不好怕是當場就病情惡化給你看。大力出不了奇跡,倒是可能給你來個高位截癱,不要有僥倖心理。如果確實覺得不舒服,尤其是有肢體麻木或者踩棉花的感覺時,要儘早去專業的醫療機構就診。

頭頸相抗:抬頭挺胸,雙手抱頭,平視前方,收緊下頜,頸部後方肌肉有輕微的拉伸感即可。

雙臂上舉:手指交叉,雙手上舉,掌心朝上,抬頭望向手背堅持5秒。

要是覺得這種姿勢都有點子麻煩,那平時沒事點點頭、擺擺頭,也對頸椎有好處,最怕的就是一個姿勢坐一天。

另外,有的人可能認為自己每天埋頭工作所以傷頸椎,回去玩手機都是趴在床上抬頭玩,想中和一下白天的頸椎疲勞。這種方式沒啥用,其實長時間仰頭和低頭對頸椎的傷害都差不多,只是方向不一樣。要是真堅持下去,頸椎怕是傷得更兇了。想不得頸椎病,關鍵還是平時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睡姿,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睡太高太硬的枕頭,然後平時多給頸椎一些放鬆的空間。光靠事後補救,恐怕會讓自己更難受。

地球只能越轉越慢?
地球只能越轉越慢?
2025-03-26 07:31:45
什麼是量子疊加?
什麼是量子疊加?
2025-03-26 07: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