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談起國人對豪華車最早的印象,奧迪絕對是大多人最先想到的品牌。從“官車”形象到都市精英,在國內36年的耕耘,奧迪科技與豪華的調性早已深入人心。
有人說底蘊是豪華的基本盤,這一點不可否認。但同時也要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才是對豪華比較正確的詮釋。
奧迪最早的起源可以追隨到1885年成立的汽車製造公司Wanderer ,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下線的時間。
而1910年,第一輛以奧迪命名的車型下線時,賽車運動也剛剛興起。
彼時的奧迪雖是行業新秀,但卻以新人姿態在賽事中勇奪冠軍,一戰成名。隨後的幾十年,奧迪也一直在緊隨時代的腳步。
直到來到最瘋狂的賽車年代——80年代。
賽車技術的沉澱催生了奧迪的quattro的誕生,然後奧迪成為了第一個將四驅技術用到轎車上的品牌。
同樣是80年代,奧迪進入中國市場,當首批奧迪100下線後,“神話”就此誕生了。
而後針對國內消費者需求,奧迪也成為了第一家為中國推出定製化車型的豪華品牌。
A6L的成功,讓賓士、寶馬等豪華品牌也成為奧迪進步之路上的模仿者。
可見,真正的豪華品牌,都是先驅的身份在推動行業的發展。
但新能源的時代下,自主品牌新能源對於傳統品牌的衝擊是有目共睹的。如果還想在這個時代堅守行業先驅的初心,那勢必要擺脫過往所縛,主動擁抱變革。
於是,AUDI品牌誕生了,這是真正意義上為中國市場而生的品牌。
也因此AUDI品牌的第一輛AUDI E概念車,將會成為最懂中國客戶的奧迪。
AUDI E概念車是中德團隊合作打造,融合中國市場獨特需求的智慧數字化創新。德國團隊負責車輛的設計以及底盤調校,而中國團隊則負責最拿手的智慧。
所以AUDI E概念車在繼承了奧迪的設計基因的同時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比如以情感交互為目的的環繞式燈帶,設計上更加一體化,又極具未來感。
車頂是一顆鐳射雷達,這是賓士寶馬與奧迪之前從未出現過的。
所以AUDI E概念車也將成為一台支持城區NOA功能和高速NOA功能的車型, 在智駕方面緊跟國內市場主流。
AUDI E概念車的內飾設計也是非常當地語系化,中控採用的是一塊貫穿的大尺寸聯屏,左右兩邊是電子後視鏡。
而電子後視鏡,其實也是奧迪率先使用。早在5年前的e-tron上,電子後視鏡便已經搭載。國內的車型也不過是剛剛追上奧迪的腳步罷了。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AUDI E概念車的內核,這款車搭載內置的是高通驍龍3納米製程的8295晶片,最高算力30TOPS,是目前車機最頂級的晶片之一。
因為智慧由中國團隊負責,AUDI E概念車也搭載上了AI驅動的Audi Assistant,讓本就本地化的車機更加智慧。
而且交互邏輯也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習慣,語音與觸控皆可選擇。
在性能上,AUDI E概念車更是觸達行業天花板。
他搭載了前後雙電機,並且用上了奧迪引以為傲的電動quattro技術,零百加速僅需3.6秒,相當於過往百萬級的超跑。
而且CDC、空氣懸架以及後輪轉向的加入也會讓AUDI E概念車的操控更近一步。
此外就是AUDI E概念車還採用了800V的高壓平臺,同樣比賓士寶馬率先使用。而搭載的100千瓦時的電池包,續航里程達到700公里。10分鐘就能夠補充370公里的續航,徹底告別續航焦慮。
可以說,AUDI E概念車就是奧迪在新能源時代下豪華的具象化。
而從最早進入國內市場,到第一個為國內市場提供定製化,再到第一個為國內市場推出新品牌,奧迪一直在扮演行業先驅的身份。
在這個時間節點,新能源可能是自主品牌的天下,但是對於百年的汽車發展而言,幾年不過滄海一粟。AUDI品牌的誕生,必將為奧迪書寫一個關於新能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