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懷擋,賓士汽車又引領了新的風潮嗎?
更新于:2025-03-26 01:40:00

自動擋汽車的換擋桿主要分為三類,分別為:

  • 扶手式換擋桿
  • 旋鈕式換擋桿
  • 懷擋

第一類換擋桿是最為常見的,目前依然有大量燃油車使用;這種換擋桿的使用體驗對於司機而言是很好的,胳膊搭在扶手島臺上,手掌則能自然而然的落在換擋桿,多重支撐會讓駕駛變得輕鬆愜意;重點是延續了手動擋汽車老司機的駕駛習慣。

旋鈕式換擋桿比較少見,喜歡用這種換擋方式的汽車品牌不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是路虎汽車;其次則是寶駿汽車早期的燃油車也有使用。

不過要說最另類的換擋設計方案還得是賓士汽車的懷擋。

這種換擋桿在方向盤的后側,設計在雨刮器的位置。

來看圖片:

 

為何要採用懷擋呢?

想來這是比較合理的設計,首先賓士汽車的產品定位始終比較高,無需考慮從手動擋汽車過渡而形成的駕駛習慣;其次扶手島台前方沒有了換擋桿,整個扶手島則可以充分利用, 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儲物空間;再次則是讓司機在駕車過程中,雙手可以始終不離開方向盤。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體現出與其他品牌的設計理念差異化,凸顯出賓士汽車的與眾不同。

可是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懷擋,甚至連一些硬派車型也開始使用。

難道這些品牌的車輛不需要考慮屬於自己的品牌調性,不考慮品牌理念的差異化嗎?似乎又是在“跟風。”

 

成本因素使然

由於賓士汽車使用懷擋,於是懷擋則成為一些汽車愛好者眼中高端的設計方案;想來成本也會比較高吧。

實際不然。

要講製造成本的話,懷擋應當是成本最低的。

因其換擋桿非常小巧,使用的材料就會少一些;並且懷擋換擋桿的設計不需要多複雜,這也能進一步降低物料成本。但早期的懷擋之所以被認為是高端方案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大部分燃油車的換擋桿都是與變速器機械連接的——換擋桿下方真得有金屬杆,撥動換擋桿才能操作變速器的控制單元。

 

反之,懷擋是不與變速器直接進行機械連接的;這種換擋桿其實可以理解為“電子換擋桿。”說白了就是一個“有線遙控器。”其發出的只是換擋指令,執行操作的只是控制單元(TCU)。

由於早期的電子換擋變速箱的應用不夠廣泛,所以成本確實要高一些。

包括寶馬汽車標誌性的“雞腿換擋桿”也是一樣的。

 

然而現在的電子換擋桿已經成為潮流,應用規模很大,成本早已拉了下來;並且電動汽車是不需要變速器的,其更加不需要機械換擋桿,其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發出前進、倒車、駐車指令的“遙控器。”

所以僅作為“有線遙控器”使用的話,那麼遙控器的製造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

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減小體積,使用低成本的材料。

 

懷擋不需要是可以發光的水晶材質,也不需要有花裡胡哨的造型;但是扶手式換擋桿是需要的,旋鈕式換擋裝置的成本顯然也更高——這就是懷擋能夠普及的原因。當然背後的原因還是激烈的行業競爭,迫使車企不得不在可以降低成本的選項里極致的降低成本。

那麼下一個可能成為新風潮的汽車設計又會是哪一個呢?

筆者認為可能性最大的是全面淘汰傳統汽車機械鑰匙,以NFC設備進行替換。

B端交互遊戲化
B端交互遊戲化
2025-03-28 1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