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腎功能惡化時,身體會有什麼徵兆呢?”畢竟,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它不像心臟那樣咚咚作響,也不像胃那樣餓了就鬧。
它就靜靜地待在那裡,默默地工作,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但實際上,一旦它出現了問題,身體就會像一個正在漏氣的氣球,慢慢失去往日的活力。
孟大伯是一位退休的紡織廠工人,今年剛滿六十歲。
年輕時,他可是車間里的好手,拉布織線樣樣精通,但也正因為如此,常年熬夜加班讓他的身體早早吃不消。
最近,他總覺得自己乏力得很,尤其是腿腳,好像掛了鉛似的。
再加上小腿浮腫,一開始他還以為是晚上飯吃多了水腫,可過了幾天情況沒改善,反倒越發嚴重了。
這一天,孟大伯和老伴陳阿姨去了醫院,掛了腎內科的專家號。
陳阿姨是個急性子,一見到醫生就開始噼里啪啦講,“醫生啊,我家老孟最近不對勁啊,晚上還打鼾打得厲害,平時又沒力氣,你說這是不是他腎有毛病啊?”
“腎出問題啊,早期的癥狀一般挺隱蔽的。你要說身體上的異常嘛,其實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第一,浮腫。這點你家陳阿姨說得沒錯。”
“很多人覺得腿腳腫可能是吃鹽多了,但實際上,腎病患者因為腎臟排不出多餘的水分,這些水分就積在體內,最常見的就是腳踝、小腿這些地方開始浮腫。”
聽到這裡,孟大伯立刻點了點頭:“對對對,我就是覺得腿脹得厲害,還涼颼颼的,特別難受。”
“沒錯,這就是典型表現,”王醫生接著解釋,“還有第二個常見的現象——疲勞乏力。”
“這個聽起來普通,但其實很有門道。”
“腎功能下降的時候,體內的毒素排不出去,血液里那些垃圾成分會讓人感覺沒精神,就像個沒充滿電的手機,用不了幾下就自動關機了。”
孟大伯咂咂嘴:“難怪,我天天睡得早,醒得晚,還是感覺累得不行。”
王醫生又笑了笑,繼續道:“第三個異常啊,就是尿液的改變。正常人的尿液是清亮的,量也比較穩定,但腎不好的人,要麼尿特別多,尤其是夜尿增多;要麼尿特別少,甚至發黃發紅,尿泡沫多得像啤酒一樣,這其實是蛋白漏出來的表現。”
陳阿姨這會兒忍不住插嘴:“那他晚上老跑廁所算嗎?”
“當然算!”王醫生頓了頓,翻開病例給他們看,“你看啊,根據統計,有將近60%的慢性腎病患者會有夜尿增多的情況。”
“有些人一夜跑四五次廁所,還以為是年齡大了,其實這是腎臟在報警呢。”
這話一出,孟大伯和陳阿姨都變了臉色。孟大伯一臉擔憂:“醫生,那我以後是不是得天天吃藥,不能喝酒了?”
王醫生聽完,擺擺手:“孟師傅,別先想著這些。你今天要做的,就是再查幾項指標,確認問題在哪裡。”
“有些人是高血壓引起的腎病,有些人是糖尿病導致的,我們得先搞清楚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放心,咱們現在技術這麼先進,保養得好,問題不會太大。”
聽到這裡,孟大伯終於鬆了口氣,但又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醫生,我有個老同事,他說自己尿蛋白也不高,肌酐也正常,但就是腎小球過濾率低。這是不是也算腎不好?”
王醫生一聽,笑著答道:“你同事說的情況其實是慢性腎病的另一個隱性指標,叫GFR(腎小球濾過率)。”
“就好比一台水泵的效率,GFR低了說明水泵老化了。即使其他指標正常,這種情況也要定期複查。我們今天就給你查這個數值,好吧?”
陳阿姨一路上還嘀嘀咕咕:“聽醫生的沒錯,早查早好,省得晚了遭罪。”
王醫生目送他們離開診室,又嘆了口氣:“唉,病都是拖出來的,要是每個人都能早點重視,就省了多少麻煩。”
關於腎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