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老餘,最近聽說沒,有沒有腎癌?,看下半身就能知道了!”公園的棋盤旁,王大爺神秘兮兮地說道,話音一落,棋盤四周的老夥計們都豎起了耳朵。“你還真別嘀咕,這可是正經八百的大夫跟我講的。下半身有幾個異常,可能就是腎癌的信號,不能忽視啊!”
余大爺聽得心裡直發毛,趕緊摸了摸腰:“不會吧?我這腰最近還真有點不得勁兒,難不成也有問題?”其他大爺也紛紛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嗐,老餘,你還是趕緊去醫院問問吧,這種事兒不能拖!”
余大爺越聽越不踏實,當天就直奔醫院,準備找醫生問個明白。一進診室,他還沒坐穩就開口了:“醫生,我聽人說腎癌能從下半身看出來,這是真的嗎?您得跟我說清楚啊,要真有什麼信號,我這把老骨頭可得趕緊查查。”
醫生笑了笑,安慰道:“余大爺,您別著急。下半身確實能反映出一些腎臟的健康問題,腎癌也有可能通過下半身的異常表現出來。今天我就給您好好講講,腎癌患者的下半身會有哪些異常,哪些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醫生開始詳細講解:“第一種異常,是下肢的浮腫,特別是腳踝、腳背部位。腎癌患者因為腎功能受損,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容易滯留,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下肢浮腫。這種浮腫通常不是一陣一陣的,而是持續性的,早晨起來可能更明顯,按壓之後會留下一道凹痕。”
醫生拿出一張圖示,指著浮腫的區域解釋道:“根據統計,大部分的腎癌患者在確診前都出現過浮腫現象,但很多人以為是普通的‘站太久’或者‘水腫體質’,結果錯過了最佳檢查時間。”
余大爺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腳,皺起了眉頭:“那這浮腫是怎麼回事,光腳腫就說明腎不好嗎?”
醫生搖了搖頭:“浮腫確實不一定是腎癌,但如果長期存在,而且伴隨其他癥狀,比如腰痛或者尿液異常,就要高度警惕。腎臟負責過濾身體里的多餘水分和代謝廢物,腫瘤會破壞這種功能,導致水分在下肢滯留。”
余大爺聽得直點頭,嘴裏念叨著:“這浮腫問題,還真不是鬧著玩兒的,得重視起來啊。”
醫生繼續說道:“第二種異常,是下肢的乏力或者麻木感,腎癌患者的腫瘤如果壓迫到神經或者血管,就可能導致下肢供血不足,出現麻木、刺痛或者乏力的癥狀。這種情況跟咱們平時坐久了腿麻可不一樣,它是莫名其妙地就來,還賴著不走,拖上好一陣子呢。”
醫生舉了個例子:“我們之前接診過一個患者,他總覺得腿發軟,上樓梯特別費勁,以為是年紀大了,後來檢查發現,他的腎上長了個腫瘤,已經壓迫到神經了。”
余大爺拍了拍自個兒的大腿,嘆了口氣:“這腿啊,感覺勁兒沒以前足了,以後可得好好照看照看。”
醫生點點頭:“是啊,特別是如果麻木和乏力伴隨著體重下降或者其他不適,就一定要及時就醫。”
醫生稍作停頓,接著說道:“第三種異常,是下肢皮膚的顏色變化,比如發黑或者出現紅斑。這種現象是因為腎癌患者的腫瘤可能影響到血液迴圈,尤其是靜脈的迴流,導致局部血液瘀積,出現顏色改變。”
余大爺瞪大了眼:“下肢發黑也能和腎癌扯上關係,這聽著真稀奇!”
醫生笑了笑:“您可別覺得稀奇,腎臟和血液循環關係密切,腎功能一旦出問題,下肢最容易表現出來。”
醫生繼續說道:“第四種異常,是下肢的靜脈曲張。這種情況和普通的靜脈曲張不一樣,腎癌患者的靜脈曲張往往是單側的,特別是腿部或者大腿根部出現明顯的血管凸起,這可能是因為腫瘤壓迫到靜脈,導致血液迴流受阻。”
他說著舉了個例子:“我們醫院接診過一個病人,右腿靜脈曲張特別嚴重,做了超聲才發現是腎靜脈被腫瘤堵住了。”
余大爺聽得直皺眉:“那腿上的這些變化真得多留意了。”
醫生點點頭:“沒錯,這些癥狀雖然看似普通,但和腎癌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發現這些異常,而且持續時間長,一定要儘快檢查,別拖。”
余大爺一邊聽一邊點頭:“醫生,您這番話真是長見識了,回去我得仔細看看我的下半身,要是有這些問題,趕緊找您來查!”
關於腎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