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發熱”是正常的嗎?想不到健康的“腦溫”日常可達40℃!
更新于:2025-03-26 07:26:36

人在興奮激動的時候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行為,常被說成“頭腦發熱”。然而,科學家們最近通過測量“腦溫”發現,健康正常的人腦其實比我們過去以為得更熱,與正常體溫相比,大腦的確經常處於“發熱”狀態。

比起測量體溫,測量“腦溫”顯然要困難得多,畢竟我們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把溫度計插入大腦——也有例外,偶爾有頭部嚴重受傷的病例,出於治療的需要,醫生會將高靈敏度的探頭放入患者大腦直接監測溫度的變化。不過,這種情況下測出的腦溫,並不能代表健康人的大腦。

現在,借助磁共振掃描器(MRI),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用一種叫做磁共振波譜(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的技術對健康成年人大腦的多個部位進行無創測溫,並且通過連續多次測量,確定了人腦溫度的變化範圍。

這項研究發現,人腦的正常溫度在36.1°C至40.9°C之間,平均腦溫為38.5℃。相比通過口腔讀取的體溫(平均36℃),腦溫要高出2.5°C,清楚地表明瞭“燒腦”的真相。

至於為什麼大腦的溫度會這麼高,研究人員認為不難理解,畢竟我們知道大腦是個代謝活性很高的器官。

大腦的溫度不僅比人們過去以為的更高,而且還一直在變,變化幅度也超出了研究者的預期。這些變化與性別、年齡、大腦區域、生物鍾(一天里的不同時間段)以及女性的月經週期都有關。

這項研究為健康成年人構建出了一張顯示大腦溫度變化的4D圖

研究人員比較了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的大腦溫度差別,發現女性大腦平均而言更熱一點,比男性大腦約高0.4°C。這種性別差異很可能與月經周期有關,因為大多數女性在月經週期的後半階段,也就是排卵后的黃體期,大腦溫度要比前半階段高出近0.4°C。

大腦的溫度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也有波動。研究人員在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別進行了測量,發現腦溫一天內的變化幅度近1℃:夜間降溫,白天則會上升,下午觀察到的溫度最高。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當我們睡覺時,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腦,説明它降溫。這或許也再次提醒了我們睡眠的重要性:避免CPU長期過熱。

結果還顯示,在這些20歲到40歲的參與者中,年齡越大,腦子越熱,20年增加0.6℃。其中,溫度變化最顯著的是位於大腦深處的丘腦,這個部位也是整個大腦中相對溫度較高的區域。

研究人員提出,大腦的降溫能力或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這值得進一步考察這種變化是否與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腦部疾病有關。

研究人員在大腦中選擇了80個區域進行測量,包括位於大腦深處的下丘腦(Hypo)和丘腦(Thal)

關於大腦溫度的這些新發現,或將為治療和護理腦損傷患者的方式帶來改變。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還同時分析了100多名中度至重度創傷性腦損傷(TBI)的患者,比較了他們的大腦溫度數據。發現這些患者的大腦溫度平均值和健康人相近,但溫度範圍更大。“醫生有時會嘗試給腦損傷患者降低溫度,因為他們擔心高溫有害,這種方法可能需要修改。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Nina Rzechorzek博士說道。

一個更顯著的差異表現在大腦溫度每天的節律變化——僅有1/4的患者有每日節律變化。這種節律變化還和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關:大腦溫度缺少節律變化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高達27%會在重症監護時期死亡,相比之下,仍有大腦溫度節律變化的患者在重症監護時期死亡率是4%。

“這些數據表明,全天候的腦溫測量具有很大的臨床價值。” Rzechorzek博士補充說,“我們的工作也為未來的研究打開了一扇門,比如在失智症等幾種年齡相關的腦部疾病中,大腦溫度每日節律的中斷是否可以作為早期生物標誌物。”

解碼全氟化合物
解碼全氟化合物
2025-03-25 23:32:11
我運動 我健康
我運動 我健康
2025-03-26 0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