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過一回你就會深有感觸:人生的遺憾怎麼可以那麼多!尤其是對於大部分的新手業主來說,在裝修過程中,很容易頻頻踩坑,因為需要注重的細節真的太多了。有些細節原以為不重要,卻沒想到一時的疏忽,竟造成了難以釋懷的遺憾,事後真的欲哭無淚。所以,裝修的時候,一定要長遠考慮,抓好細節,讓自己減少遺憾!
以下提到的這3個裝修細節,一定要看好,免得你們和我一樣犯錯。
細節1:定製玄關鞋櫃的時候,底部要留縫隙來放日常更換頻繁的鞋子。
我們家在定製櫃子的時候是沒有在底部留縫隙的,直接做了頂天立地式的鞋櫃。當初櫃子安裝好后看著並沒察覺有什麼毛病,但是等到真的入住后,就切切實實感受到這樣的設計有很明顯的弊端:
每次回家換鞋的時候,都要打開鞋櫃翻出拖鞋才能換上,換鞋操作太繁瑣,時間一長乾脆直接就省略了這個步驟,為了方便,把頻繁需要更換的鞋子都堆在門口。隨著家裡人一多,拖鞋都能堆滿整個過道,進出總是會不小心踢到或者踩到別的鞋子。
所以最後,還是建議大家注意玄關鞋櫃的這一個細節。在鞋櫃下設計了一個30公分左右的小挑空。
懸空的設計好用於放置日常需要頻繁更換的鞋子,這樣一進門看到的是一個簡潔乾淨的客廳,無時無刻不令人心曠神怡。
細節2:所有的傢俱,不挑大的,不挑便宜的,要挑實用的。
我們裝修買傢具的時候,很多時候看到打折特價就忍不住往家裡搬,也不考慮一下傢俱的實用性以及和家裡的裝修風格是否搭配。這就導致家裡成了“混搭風”,然後還有各種雞肋傢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白白佔地方,浪費了家裡的空間。
舉個例子,像以前我們買茶幾,都是買那種又大又笨重的,除了拿來堆雜物,似乎並沒有太大作用,有時候走過還可能會磕到膝蓋。還有那種看似很舒服的懶人沙發,買回家后所有美好的幻想都被破滅,因為不管你怎麼坐都不舒服,後背沒有支撐,起身的時候還是連滾帶爬的姿勢撐著地面起來的。同樣地,有些人家裡明明沒有幾瓶酒,非要做個開放式酒櫃顯擺,最後天天擦灰塵擦得要哭泣......
所以,我的建議是,買傢具的時候不要圖大,圖便宜,一定要考慮傢俱的實用性。給予的建議就是櫃子類的傢俱,儘可能選擇頂天立地式的。頂部與天花板不留縫隙,這樣就不會積灰,也好打理。開放式的櫃子不要做,一定要帶上櫃門,如果想展示,可以按照玻璃櫃門。
一些沙發、茶幾、浴室櫃等傢俱,選擇細腿高腳的,這樣清理衛生的時候方便很多,掃地機器人也能暢通無阻幫上忙。
細節3:櫃子內部結構規劃很重要,決定了收納能力和整潔程度。
如果你家裡的衣櫃總是亂糟糟的,可能問題不在於你不會整理,而在於本身衣櫃的內部結構設計就不太合理。什麼為之不合理?舉個例子,老人臥室裡的衣櫃,如果隔板較多的話,老人家每次收納都要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每次找衣服都要彎著腰探身子進去找衣服,絕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老人家的衣櫃,盡可能做到衣服能掛就掛起來,增加掛衣區,方便好取。
再說說家裡廚房的地櫃,如果沒有做抽屜,都是隔板的話,很可能一頓飯下來,你都要累死。因為每每拿個廚具或者醬料,都要蹲下來探頭去尋找。
所以,家裡做任何的櫃子,都要根據主人的需求和收納習慣來定製設計,比如衣櫃男女分區,每個人的衣物都分開收納。常穿的衣物放在黃金區域,即站立時可以順手夠著的位置,不常用的衣物和被子放在櫃頂或底部。
設立疊放區、短掛衣區、長掛衣區等佈局,必要時還能買些抽屜式收納箱進行更好地收納。總之,這些在裝修前期就該安排規劃好,這樣才能達到最大化的收納空間,同時更方便主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