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狹窄症是椎管或神經根管的異常狹窄,可以導致脊髓或神經根受壓。癥狀包括肢體疼痛、麻木、無力等,這些癥狀會隨著椎管內病理結構的發展逐漸加重。在需要治療前,患者可以在早期進行一些保守處理。椎管逐漸變窄的過程會加劇相應區域的脊髓壓迫癥狀,嚴重時須就醫處理。
椎管狹窄症的原因包括退變、黃韌帶增生、后縱韌帶骨化、腫瘤及創傷等。除了疼痛,患者還會感到頸、胸、腰肌肉僵硬和四肢麻木。雖然椎管狹窄症還無法根治,但以下治療建議可以説明患者朋友們控制和緩解癥狀。
一、體育鍛煉
針對椎管狹窄症,非常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法之一是定期進行體育鍛煉。患者可以自己進行,但更建議在理療師或康復醫師的説明下進行,他們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條件和需求規範各種運動的動作。這類動作以力量、靈活性和平衡練習為主,可以有效減輕疼痛,降低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
平衡能力訓練可以通過健身球和搖擺板這樣的工具來實現,這樣的訓練同時可以增強患者的核心肌肉群。患者還可以通過卷腹運動、抬腿運動和小燕飛動作來提高整個背部肌肉鏈的力量和靈活性。專業人員指導患者訓練的優點是,他們能確保患者不超過自己的運動極限(比如,不會建議患者自行做大幅度拉伸和屈曲動作,如瑜伽等),因為過度的拉伸或屈曲反而會加重椎管狹窄的癥狀。
二、使用輔助設備
當椎管狹窄症的癥狀加重時,患者行走甚至站立都會有困難,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考慮通過輔助設備來改善運動障礙。根據患者運動障礙的程度,可以選擇不同功能強度的設備,如支撐架(頸托、背托、腰托)、拐杖或助行器。如果疼痛發作影響了患者的日常活動,使用這些設備會很有必要。
患者最常用的支撐架是背部支撐架,它可以給背部肌群和脊柱提供有力的支援,同時讓患者更舒適地直立。背部被支撐時,椎旁肌肉可以得到放鬆,患者的運動可以更穩定,也可以緩解疼痛。
此外,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髖膝關節炎等影響下肢功能的疾病,他們的動作將更加不穩定,這些輔助設備可以起到對下肢的支持和矯正作用。助行器是專門針對存在運動障礙的患者在步行時保持穩定性和平衡性而設計的。
三、手術干預
如果椎管狹窄症已經發展到令患者行走有極大困難,或者已經出現大小便障礙時,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椎管狹窄症主要的原因是退變、黃韌帶肥厚、后縱韌帶骨化等,根據這些不同的病因,醫生會採取不同的手術方案。
以頸椎的椎管狹窄為例,治療椎管狹窄症最常見的手術是椎板成形術和椎板切除術,這兩種手術方式都是通過釋放椎管空間,將被壓迫的神經從狹窄的椎管里“解救”出來。由於存在手術風險,在選擇手術前,患者有權知曉預期結果,以及手術所需要的恢復時間。此外,還有一些用於治療椎管狹窄的其他手術,如椎間孔切開術、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等。
四、肌肉鬆弛藥物治療
對椎管狹窄症患者來說,肌肉鬆弛藥物需要結合具體病情來使用。狹窄的椎管會壓迫患者的脊髓,進一步造成脊髓神經(如臂叢神經)支配的肌肉失去正常的神經調節,產生突然的不能自控的收縮,稱之為肌肉痙攣。當其他治療方法無法緩解癥狀時,肌肉松弛药物可用来缓解因脊髓压迫造成的肌肉痉挛。
當患者出現肌肉痙攣時,受壓脊髓對應節段支配的肌肉張力會很大,活動受限。按照醫囑服用肌肉鬆弛藥物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癥狀。需要注意服用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如頭暈、疲勞、抑鬱、低血壓等。
五、鎮痛藥物治療
當椎管狹窄癥狀發作時,服用鎮痛藥是最直接的方法。患者可以自行購買低劑量的非處方藥物,以緩解程度不太強烈的疼痛。對於疼痛癥狀非常嚴重的患者,需要脊柱外科醫生開具處方,可以使用強效的處方類鎮痛藥物。
比較常見的鎮痛藥有塞來昔布、尼美舒利等。疼痛是椎管狹窄症最常見的癥狀,而這些藥物能有效緩解疼痛帶來的痛苦。患者在服藥之前也應該知悉藥物的不良反應,確保安全用藥。
六、改善微循環和營養神經的藥物
椎管狹窄壓迫神經會引起頸椎、腰椎的神經組織血液迴圈障礙,導致長期的反覆頸/腰痛、肌肉無力。口服一些改善血液微循環的藥物,也可以有效緩解椎管狹窄的臨床癥狀,比如前列腺素E、前列地爾等,可以有效改善末梢循環障礙、增加神經組織血流量、改善痛覺過敏、改善神經功能。此外,還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甲鈷胺或維生素B1等營養神經的藥物,以維持和保護神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