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不會瞬間移動,所以只要你夠快,食物掉地不超5秒就能吃?
更新于:2025-03-26 07:30:27

喜歡吃的東西不小心掉到地上,是一件令人非常崩潰的事情,每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就會陷入一種深深的糾結情緒之中,怎麼辦,撿還是不撿,吃還是不吃?

不吃吧,實在是捨不得,吃吧,從小接受的衛生教育又不允許。直到一種理論的出現,終於把我們從深深的糾結情緒之中拯救了出來,這就是“5秒原則”。“5秒原則”認為,只要食物掉在地上不超過5秒鐘,就可以撿起來繼續吃。“5秒原則”的理論基礎是:地上有細菌,細菌會污染我們的食物,不過細菌不會瞬間移動,從食物掉到地上,到細菌污染食物,這一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只要我們動作夠快,不要猶豫,及時將食物搶救起來,食物就不會受到污染,因此可以繼續食用。理論上似乎的確如此,這個方法真的可行嗎?

可行不可行,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只有實驗說了算。

自從“5秒原則”誕生以來,便激起了很多科學家的興趣,從營養衛生領域到生物領域,很多科研人員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研究這一問題,甚至於還有人因研究這一問題而斬獲了“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雖然並不算是一個正式的科學獎項,但該獎項並非沒有含金量,獲獎作品一般秉持著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乍一看令人髮笑,但之後又能夠引人深思。

要說對於“5秒原則”最為系統的研究還是來自於食品微生物學家Donald W.Schaffner教授所帶領的科研團隊,該科研團隊為這一研究課題設計了一項為期兩年的實驗,最終取得了超過2500個實驗結果,為我們得出了一個系統而準確的結論。

其實一想便會知道,“食物掉到地上多久會被污染”這一問題與兩個因素是密切相關的,一是“食物”的種類,二是“地面”的種類,所以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實驗必須包含多種不同的食物和地面。

Schaffner教授的實驗包含了4中食物和4種地面,並測試了4中不同的時間長度。4種食物分別為:麵包、黃油麵包、西瓜和軟糖,4種地面包括:不鏽鋼檯面、瓷磚地面、木地板和地毯。4種時間長度分別為:1秒、5秒、30秒和5分鐘。研究團隊將細菌放置在四種實驗場景中,然後分別對所得的實驗數據進行收集,實驗結果顯示,細菌的確不會瞬間移動,但細菌污染食物的速度絕對比我們的手更快,因為哪怕只是不到1秒的時間,食物都會被細菌充分污染。

無論哪一種食物、無論哪一種地面、也無論多長的時間,食物只要一掉到地上,哪怕是不到1秒,細菌就會充分污染食物,很顯然,我們沒有細菌快。

當然了,食物停留在地面上的時間越長,受到的污染也就更嚴重,而且食物的水分越多、粘度越大,受污染程度就越嚴重,所以西瓜受污染最為嚴重,而軟糖受污染程度最低,因為軟糖就是我們常說的橡皮糖,表面非常乾燥,儘管如此,掉地上的軟糖所受的污染程度也遠遠達不到可以食用的標準。現在來猜一猜,哪一種地面對食物的污染最為嚴重呢?在最初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我猜的是地毯,但結果恰恰相反,地毯對於食物的污染是最少的,遠低於其它三種地面。為什麼呢?因為實驗環境和我們的家居環境不同。

在實驗環境下,每一種地面的細菌數量是近似的,而地毯與食物接觸的面積最小,所以污染程度自然就最低,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地毯通常會積聚大量的細菌,所以對食物的污染應該會顯著高於其它的地面環境。

其實,從實際情況出發,食物被污染的程度並不取決於地面細菌的多寡,而是取決於細菌的種類,哪怕是一個看似非常乾淨的地面,只要存有少量致病細菌,都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有人可能會說,我經常吃掉在地上的東西,怎麼沒事呢?對於“病從口入”這件事,很多人可能有所誤解,認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就一定會鬧肚子,但實際上很多由飲食所引發的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時間可以達到一周。也就是說我們此時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可能一周後才會鬧肚子,你有沒有無緣無故突然鬧肚子的經歷??就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