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銅陵日報
■ 李然
如果您很瘦,但血脂卻異常,可能比胖人更危險,我們不能單純以胖瘦來判斷血脂水準的高低。
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是生命細胞基礎代謝必需物質。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
高血脂的危害
影響血脂高低的因素:
1.外部原因:主要是因為過多攝取膽固醇與飽和脂肪成分高的食材,如動物脂肪和內臟器官、各種各樣蛋類食品的雞蛋黃、貝類、鮮奶油、無鹽黃油、動物油等。
2.內部原因:指身體因為基因遺傳或病症等原因,造成身體生成的膽固醇上升,或是身體膽固醇新陳代謝出現異常。
瘦人高血脂的特點多為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卻低於正常水準,因而更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如何科學調理血脂?
針對高血脂的預防有三大“寶物”——合理膳食、規律性健身運動和降血脂藥物。
合理膳食
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偏高:限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控制在每天300毫克以下,慎吃高脂食物。
單純的“好”膽固醇偏低:適當補充富含歐米伽-3的食物,增加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
規律性健身運動
對機體的脂質代謝具有積極主動的影響,能提升蛋白酶的活性,加快脂類的運行、溶解和代謝,可選徒步、太極、跳舞、跑步、游泳、登山、騎單車、打球等健身運動,或每日以輕微出汗的速度快步走3000米。
降血脂藥物
飲食搭配管控和適度健身運動沒法處理高血脂的問題時,應在醫師具體指導下服食降血脂藥物。
如何科學防治?
1.瞭解家族史:部分患者是有高脂血症遺傳病史的,高危人群要儘早篩查。
2.學會自我減壓:壓力會引發腎上腺素——甘油三酯反應,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
3.戒煙: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吸煙者總膽固醇水準比不吸煙者高10%-15%,以改善代謝。
4.保證足夠睡眠:睡前1小時避免打遊戲、看影視作品等,盡可能遠離手機。睡前少進食,入睡前2小時最好不要吃東西,實在太餓可以吃些黃瓜、西紅柿等低熱量、飽腹感強的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嚴格素食會造成低蛋白血症,因為蛋白缺乏會影響脂肪的正常運輸,也可能引起高脂血症。(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