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天津日報
政民連心橋 有事您說話薊州區白馬寺社區
送餐到家 點亮獨居老人幸福“食”光(圖)
記者 韓愛青 趙煜 文/攝
|
編者按: 《天津日報》微信公眾號“16區主官周記·政民連心橋 有事您說話”欄目連日來接到不少關於老年人吃飯問題的留言:歲數大了,感覺做飯有點吃力;菜品齊全的菜市場離家遠,買菜不易;一做就多、一多就剩,剩飯剩菜扔與不扔天天糾結;訂外賣不錯,但是手機操作太難……關注老年人生活,從一日三餐開始,社區的做法各有不同。
居民劉先生的母親今年78歲,一個人居住在薊州區白塔寺社區。在市區工作的劉先生已經連著為母親點了一個月的外賣,“我媽說做飯吃力,又不會自己點外賣,就讓我幫她,然後又抱怨我給她點的外賣不好吃、油太大、沒營養。我也擔心,長時間吃外賣,會影響老人的健康。”劉先生想詢問社區,有沒有包月送餐服務?。
白塔寺社區歸屬文昌街道。該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白塔寺社區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共1291位,社區已經關注到獨居老人的這一需求,聯合轄區內商戶開展愛心送餐活動,為符合條件的獨居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在這項工作啟動前,工作人員對老人進行了走訪調研,目前第一期16名需求最強烈的老人已經開始接受服務,劉先生的母親在第二期名單中。
90歲的馬淑雲老人,是第一期中的一員。她的三個子女都不在身邊,原來最發愁的吃飯問題現在解決了,每天都有志願者上門送餐。記者在老人家中看到,她的午餐有四個青菜,主食是米飯和包子,“我喜歡吃菜,今天的菜花、白菜、西葫蘆、豆芽都是我喜歡的,我最近想吃什麼就告訴他們,轉天或者過兩天送來的飯菜准有我想要的。”對於菜品,老人很滿意。
82歲李爺爺最滿意的是寫著自己名字的專屬餐盒,“我有2個餐盒,每天送餐的志願者把前一天的餐盒拿走清洗消毒,我自己都不用刷。”
街道對商戶選購的食材和烹飪過程嚴格把關,商戶負責準備健康便宜的老年餐,社區志願者則負責上門送餐。愛心送餐服務不僅解決了獨居老人的吃飯問題,送餐志願者還能實現每日上門走訪,和老人聊聊天,這些衍生的關懷,令老人晚年生活更舒適、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