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體型比較瘦弱的人不會患高血脂”、“血脂還是越低身體就越好”、“瘦肉是沒有脂肪的,我們可以隨便的吃也沒事”……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關於高血壓的說法,其中有很多是正確的,有些卻絲毫沒有根據。今天,小編列舉出7個常見的高血脂誤區,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警醒。
誤區一:男人更易得高血脂
女人體內的所特有的雌性激素非常有助於將血脂含量保持在正常範圍之內。
不過,在更年期的時候將會因為更年期的原因而喪失這種優勢,所以55歲以上的女性很多都存在血脂升高的危險。
誤區二:高血脂不會遺傳
高血脂也是有遺傳因素方面的作用。如果家族有高血脂病史,那麼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及時注意了。
誤區三:高血脂都是吃出來的
很多人認為高血脂都是吃太多脂肪食物所致,其實引起這種病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們知道的飲食不良以外,感染、精神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脂。
誤區四:光靠藥物就能降血脂
高血脂患者服用相關藥物對降低血脂的作用還是比較有限的。
所以,我們還需要通過飲食和運動來增強降血脂效果。
誤區五:只有成人才會得高血脂
有研究表明,高血脂這種病症早在人們八歲時就會開始出現,所以我們在平時一定不要馬虎大意的認為小孩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誤區六:膽固醇都是壞的
很多人認為膽固醇是一種不良的物質,其實不然。
高度的膽固醇對人體的健康的確有害,但膽固醇本身也是我們人體極為需要的。
它參與細胞的構成,並且有保護細胞的作用。有害的其實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
誤區七: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
儘管低密度脂蛋白較高,意味著你可能患高血脂,但也並非越低越好。
一項研究發現,一些患上癌症的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就是比較低的。所以這種現象並不一定好,過低的指數可能讓人們有患上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