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溫範圍
更新于:2025-03-26 01:38:42
一般來說,新生兒腋溫正常範圍在36-37°C,肛溫正常範圍為36.5-37.5°C。瞭解這一範圍,並明晰影響體溫的因素,有助於家長及時察覺新生兒的健康問題。

- 日常生活中測量新生兒腋溫是較為常用的方法。腋下皮膚與外界環境接觸相對密切,其溫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的核心溫度。不過,新生兒新陳代謝旺盛,但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產熱和散熱易受外界影響。當腋溫在此範圍內時,表明新生兒的身體代謝和體溫調節處於相對穩定狀態。若腋溫低於36°C,可能提示新生兒保暖不足,熱量散失過多,易引發低體溫症,影響身體各器官功能。而高於37°C,可能意味著新生兒存在發熱情況,可能是感染、包裹過厚等原因導致,需進一步排查。
- 肛溫能更準確地反映新生兒的核心體溫。直腸靠近身體內部,受外界環境干擾相對較小。36.5-37.5°C的肛溫範圍同樣是經過科學驗證的。由於直腸周圍血液循環豐富,測量肛溫可以更直接地獲取身體深部的溫度資訊。在新生兒體溫監測中,肛溫比腋溫略高,這是因為直腸內的溫度更接近身體核心溫度。如果肛溫低於36.5°C,可能暗示新生兒體溫過低,有潛在的健康風險,如低血糖、感染等。若高於37.5°C,提示可能存在發熱情況,需密切關注並查找發熱原因,如是否存在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
測量腋溫時,要確保體溫計與皮膚充分接觸,測量時間一般為5-10分鐘。若新生兒腋溫低於36°C或肛溫低於36.5°C,應及時採取保暖措施,如增加衣物、使用熱水袋等,並密切觀察體溫變化。若腋溫高於37°C或肛溫高於37.5°C,或伴有精神萎靡、吃奶差、呼吸急促等癥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