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步和每天舉鐵的人 誰更健康?最佳運動方式推薦
更新于:2025-03-26 06:20:33
生活中很多人都堅持鍛煉、健身的習慣,甚至有些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運動。但運動形式各不相同,有些人每天都會抽出1小時跑步、健步走等有氧運動;但也有人更喜歡健身房舉鐵、舉啞鈴等力量訓練。
看似都在運動,但卻有很大差別。那每天花1個小時跑步的人和花1個小時舉鐵的人,誰更有健康優勢?

日常堅持跑步、健步走等有氧運動的人,在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身材方面更有優勢。
- 保持身材:通過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以真正地燃燒體內較多的脂肪,不僅有利於減肥減脂,而且也不容易反彈,長期堅持可以保持一個苗條的身材。
- 改善心肺:心肺功能是一個重要指標,很多人一運動就喘不上來氣,這就是心肺功能不足的表現。經常堅持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以保持一個較好的心肺功能。
- 情緒更好:跑步等有氧運動還可以減緩和消除緊張、激動、易怒、神經質等壞情緒。
日常堅持舉鐵、舉啞鈴健身的人,在身體肌肉含量、肌肉品質、身材飽滿程度上更有優勢。
- 肌肉更好:經常舉鐵、舉啞鈴健身的人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通過不斷地負重訓練,你的肌肉會逐漸適應並突破自己的極限,從而不斷增加肌肉大小、力量、品質。
- 身材飽滿:堅持舉鐵等力量訓練的人,發達的肌肉不僅能使你的身體看起來更健康、更有型,還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有助於燃燒更多的熱量。
- 骨密度高: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會逐漸下降,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等骨骼問題。而舉鐵可以增加骨密度,預防骨折等骨骼疾病。此外,還能強化關節,提高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減緩身體老化速度。

以往的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健康、有助於減脂,而力量訓練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肌肉品質,誰更有健康優勢?雖然沒有一個絕對的評判標準,不過最新研究發現,
“有氧運動+力量訓練”,二者結合,對健康益處才更大!2024年2月,《歐洲心臟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中,“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則能降低收縮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和體脂。而僅僅進行力量訓練,並不能獲益。這項實驗有406人參與,每周運動3次,每次60分鐘,94%的人完成了實驗。
研究發現:在1小時的運動中,用一半時間進行跑步等有氧運動,一半時間進行舉啞鈴等力量訓練,這樣不需額外的運動時間,能夠降低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心血管風險。進行有氧訓練者,心肺耐力大多得以改善,而肌肉力量在力量訓練者中得以改善。這項研究也提示大家,日常喜歡跑步鍛煉的人可以適當加入力量訓練,而鍾愛舉啞鈴等力量健身的人,可以適當加入有氧運動。

40歲以後由於身體的機能下降,運動也會和20歲、30歲的人有所不同。那最適合年齡40歲以上的人運動方式是什麼?
2023年8月,《醫學美容學會》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這項研究為40歲以上人群運動方式提供了指導。這項研究納入了50萬成年人,參與者平均年齡46歲,找出了這個年齡段的人們選擇最適合的運動方式。

研究發現,40歲后如果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度至高強度有氧運動可明顯降低全因死亡率,並對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產生積極影響。除了有氧運動,肌肉力量訓練也是40歲以上人群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每周進行兩次肌肉力量訓練,能夠明顯降低全因死亡率,並對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產生積極影響。
- 快走、慢跑和騎自行車:這些運動簡單易行,可調整為適合個人水準的強度。可以選擇在戶外進行,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提升心肺功能。
- 游泳和跳繩:這些低衝擊性的有氧運動對關節負擔較小,同時能夠鍛煉全身肌肉,提高心血管耐力。
- 舞蹈類運動:如廣場舞,適合喜歡跳舞的人群,可以選擇有氧舞蹈課程,享受音樂的同時提升心肺功能和協調能力。
- 自體重訓練:使用身體自重進行深蹲、俯卧撐和仰臥起坐等訓練,可以在家中或健身房進行,鍛煉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
- 彈力帶訓練:使用彈力帶進行肌肉力量訓練,可選擇調整不同強度和部位的練習,適合40+人群的特定需求。
- 健身器械訓練:可在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使用器械進行肌肉力量訓練,由專業教練指導,確保正確姿勢和安全性。
最後,總結三句話:
1.要堅持規律運動,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2.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要一起結合起來,不能偏廢;3.根據年齡選對合適的運動,避免運動過程中受傷。(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