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培根、臘肉這些加工肉製品
你是否天天都在享用呢?
然而它們背後隱藏的風險你知道嗎?
這種看似美味的肉
竟然傷腦、增加患癌風險?!
文末專家推薦你改吃這兩種肉?
快跟著小圈一起來看看~
01
加工肉製品為什麼不健康?
我們經常享用的火腿、培根、香腸、鹹魚、鹹肉,還有美味的午餐肉等,這些其實都是加工肉製品。它們經過腌漬、煙熏、發酵等多重工藝,不僅味道獨特,更承載著豐富的飲食文化與情感記憶。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讓人欲罷不能。
但是,相較於新鮮肉類,加工肉製品可能會在以下5個方面對人體產生傷害。
1.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加工肉製品為了延長其保質期,一般會在製作時添加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會促進身體里的炎症反應,不利於大腦神經健康;
●亞硝酸鹽進入胃裡后,會與胃中蛋白質發生反應,產生致癌物亞硝胺,增加患胃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2.鈉含量較高:
一般情況下,加工肉製品中鈉的含量都會比較高,而高鹽飲食:
● 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患者是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
● 對胃黏膜有一定傷害,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3.脂肪含量較高:
高脂飲食,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癌症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每天食用25克加工肉製品(約1片培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就會增高;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約2片培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增高。
4.原料多為紅肉:
在加工肉製品中,如火腿、鹹肉、培根、午餐肉、香腸等,它們的原料大多為紅肉,而紅肉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5.其他有害物質:
加工肉製品在製作的過程中,還可能會產生苯並芘、雜環胺等致癌物質。
綜上所述,加工肉製品建議每周食用不超過 1~2 次,每次不超過 25 克,約1片培根。
02
除了加工肉製品
燒焦的肉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當食物燒焦時,特別是肉類食物被燒焦時,食物中的維生素、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大部分被破壞,食物的營養價值大大降低,還會生成丙烯醯胺、雜環胺、苯並芘等致癌物質,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建議:
● 對於燒烤類食物,不要一味的追求“焦焦的”口感,而把食物烤制的太焦甚至烤糊。
● 如果食物不小心燒焦了,要去掉燒焦的部分再吃。
03
這兩種肉,推薦你吃
1.多吃雞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一般成人平均每天應食用畜禽肉類40~75克(生重),可分為紅肉、白肉兩種。相較於紅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白肉中的雞肉,除雞皮外,其脂肪含量,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比紅肉低,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日常可以多選擇。
2.多吃魚肉:
魚肉脂肪含量低,含有豐富的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説明降脂、保護心血管健康。同時魚肉的纖維細膩,特別是對咀嚼、消化功能不好的老年人來說,更好吸收。
建議:
每日攝入水產品40~75克,或每周吃魚2次。
健康小貼士
1.加工肉製品傷腦、增加患癌風險:
●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鈉含量較高;
●脂肪含量較高;
●原料多為紅肉;
● 產生如苯並芘、雜環胺等致癌物質。
2.除了加工肉製品,燒焦的肉也會增加致癌風險。
3.這兩種肉,推薦你吃:雞肉(不含雞皮)、魚肉。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