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大夫,你好。我平時做飯時,喜歡放點生薑,而且我會習慣性去皮,但我老公說不去皮更好。
聽說去不去皮真的有講究,說是跟性味有關。請問是真的嗎?另外,生薑發芽了還能不能吃?“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有沒有道理??
家醫柯大夫沒錯!吃生薑時去不去皮,確實有一定的講究。從中醫角度來說,生薑味辛、性溫,而生薑皮味辛、性味涼。所以,吃薑去不去皮,要看你做什麼菜,還要看食用者的身體狀態。一般情況下,烹飪時最好留皮,可以避免上火,這點在炎炎夏日尤為重要。但如果是脾胃虛寒的人,平時又喜歡吃一些綠豆、苦瓜、綠豆芽等寒涼食物,就應該將生薑去皮。還有,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肺炎、胃潰瘍等患者不宜吃生薑,以免病情加重。
至於發芽的生薑,其本身沒有毒,只不過發芽后,姜本身的水分以及營養物質會慢慢減少,姜也會變得乾癟粗糙,風味下降。最後,關於“爛姜不爛味”的說法,這是不科學的。總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發芽的姜比較容易腐爛變質,而“爛薑”就更不能吃了。保存貼士:生薑不宜放冰箱保存,放在陰涼通風處就行了。溫度太低或太高,生薑都容易腐爛。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養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