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無錫日報
既是鄰里溫暖的家園,更是鳥語花香的花園
老舊社區荷塘吸引全國拍客
“作為一名攝影師,我感謝他們的友善和熱情,也驚歎於一個居民社區能有這樣的美景和生命力。”在梁溪區瞻江街道黃泥頭佳苑社區翠鳥拍攝點,經過一天的拍攝後,來自印度的攝影師蘇迪爾帶著自己拍攝的荷塘翠鳥作品和社區居民的暖心交流滿載而歸。
說起這個拍攝點,在全國拍客群中頗有名氣。只要天氣適宜,每天早上6點多就有拍客陸續到達,一直拍到下午三四點。昨天8點左右,記者來到小區時,看到社區中心位置的荷塘周圍,已經架起了10餘個三腳架,相機對焦在荷塘里一根樹枝上,靜靜地等待著。“它來了!”一隻藍背棕腹的翠鳥飛到枝頭,拍客們全都嚴陣以待,當它飛速俯衝水面抓魚時,拍客們連連按下快門。
“每天大概有20名拍客來這裡,不僅僅是上海、浙江這些周邊省份的,還有來自天津、山東乃至臺灣的同好,現在我們觀鳥拍攝群的群友已有400多人了。”給記者介紹情況的攝影師高炳良說,經過老舊社區改造后的黃泥頭佳苑,生態環境越來越美,有多處水系,綠化生態也是相當不錯,紅脅藍尾鴝、棕背伯勞、白頭翁、柳鶯等各類鳥兒成為社區“常客”。2021年他們開始拍攝社區內的荷塘,“把照片分享到拍鳥群後,全國各地的拍客就陸續來了。”
“剛剛拍到的這隻雌性翠鳥是這裡的常客”。拍鳥群的隊長周龍生說,這個拍攝點位也是越來越完善,物業每日清晨清理河道垃圾,居民陳定明等熱心居民組成志願者隊伍自發維護荷塘水質,為拍鳥愛好者騰出涼亭避雨休憩,提供茶水。為減少對鳥類的干擾,拍攝區拉起“安全線”,物業定期修剪綠化、清理荷塘雜草,確保視野通透。社區計劃通過大屏展示鳥類攝影作品,並開設公益攝影課,豐富居民生活。“看到這麼多人慕名而來,我們為社區感到自豪!”居民陳定明笑著說。
黃泥頭佳苑的蛻變還在持續。翠鳥拍攝點所在的區域曾是一片泥濘草坪,今年春節後,社區就啟動了涼亭的整修工作,路面重新鋪設,社區外還打造了一條1公里長的景觀步道,沿途點綴小遊園、兒童遊樂區,成為居民休閒新去處。如今,涼亭週邊架滿了攝影師的“長槍短炮”,亭內則是觀鳥愛好者與遊客交流的主要場所。
以生態為底色,以共治為紐帶,這個老小區不僅打造了全齡友好的宜居環境,更成為展現城市精細化治理的鮮活樣本。居民們感慨道:“我們既生活在鳥語花香的‘花園’,也置身於鄰里溫暖的‘家園’。”如今,這個“網紅社區”正以獨特的魅力,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篇章。(韓玲)
老舊社區荷塘吸引全國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