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食認知的“版圖”裡,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觀念,有時卻經不住細究。比如“喝茶有益健康”,又或者認定“牛奶一定比優酪乳好”,今天就要來打破這些固有認知,因為你喝的茶或牛奶,或許正不動聲色地影響著心腦血管健康呢。
“健康茶”未必真健康
不少人將茶視作天然的健康飲品,覺得喝得越多越佳,特別是綠茶,抗氧化、降血脂的功效被傳得神乎其神,彷彿是健康的“萬能鑰匙”。
然而,研究表明,對於心腦血管患者而言,茶並非總是“友好夥伴”。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在短時間內讓心臟跳動加快,濃茶更是可能使血壓瞬間飆升,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而且,茶葉里的草酸成分會阻礙鈣的吸收,長期大量飲用濃茶,還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要知道心腦血管健康可不單是“管住血壓”,骨骼健康同樣是關鍵一環呀。
喝茶本是好事,但要是每天喝超5杯濃茶,那心腦血管可不會“領情”,適量飲用水清淡的綠茶或烏龍茶,才是真正有益健康的選擇,就像在眾多飲品中精準“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寶藏一樣。
牛奶與優酪乳,誰更健康?
牛奶和優酪乳,哪個更健康?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牛奶”,畢竟牛奶富含鈣質和蛋白質,堪稱“骨骼的黃金伴侶”。但事實遠非這麼簡單。科學家發現,優酪乳對心腦血管健康的益處,很可能遠超牛奶。
牛奶雖富含鈣質,可其乳糖含量較高,許多人(尤其是亞洲人)存在乳糖不耐受問題,乳糖無法被消化,容易導致腹脹、腹瀉,甚至會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而腸道菌群與心腦血管健康緊密相連,失衡的菌群可能誘發慢性炎症,進一步損害血管健康。
優酪乳則不同,發酵后的優酪乳不僅乳糖含量大幅降低,還富含益生菌,這些“腸道衛士”能有效調節腸道菌群,減少炎症反應,此外,優酪乳中的短鏈脂肪酸還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與其每天喝牛奶,倒不如試試低糖或無糖優酪乳,讓心臟和血管在這些“微小細菌”的守護下變得更強壯,如同為它們披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
茶與牛奶搭配,是健康之選嗎?
不少人習慣喝茶時加牛奶,覺得“奶茶”既美味又健康,可事實卻出人意料,茶和牛奶的搭配,可能會使兩者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茶葉中的茶多酚是抗氧化的關鍵成分,但牛奶中的酪蛋白會與茶多酚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以被人體吸收的複合物,也就是說,本以為喝下的是一杯健康飲品,實則是“浪費”了茶的營養。
而且,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和過量糖分,極易導致血脂升高,加重心腦血管負擔。要是真的愛喝奶茶,選擇無糖或低脂版本,或者用植物奶代替牛奶,才能稍微減輕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像給潛在的健康威脅“踩下剎車”一樣。
優酪乳會“發胖”?別被誤導了!
很多人因怕胖而拒絕優酪乳,卻不知這樣可能錯失一種保護心腦血管的“超級食物”。研究顯示,優酪乳中的乳清蛋白和鈣質能幫助人體調節脂肪代謝,甚至對肥胖者的血脂水準有改善作用,關鍵在於選擇。
市面上不少優酪乳含高糖、高脂,確實不適合心腦血管患者,可低糖、低脂甚至無糖優酪乳,不但不會發胖,反而能輔助控制體重,降低“三高”的風險,就像一把開啟健康體重與良好心腦血管狀態的“鑰匙”。
結論:喝茶和喝奶,關鍵在“喝得對”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能不能喝茶?當然可以,但別喝濃茶,也別過量飲用。
牛奶和優酪乳哪個更好?對大多數人來講,優酪乳無疑是更優選擇,尤其是低糖或無糖版本的優酪乳。健康飲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合與否,任何再健康的食物,過量了都可能變成“毒藥”,心腦血管健康需要在生活中謹慎抉擇,精心挑選。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