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道申遺首次用上“AI人”
更新于:2025-03-26 04:57:23

本文轉自:焦作日報

萬里茶道申遺首次用上“AI人”

形象可愛專職介紹太行陘沁陽段

本報訊(記者王瑋萱)3月21日,沁陽推出中國萬里茶道太行陘沁陽段申遺大使“陘小玫”,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首個“AI人”上崗。

《哪吒2》文化效應及Deepseek數位大模型的橫空出世,為萬里茶道太行陘沁陽段申遺工作帶來了深度思考。如何更好地傳播太行陘文化,並推動其在沁陽實現創新性發展呢?沁陽文旅得出結論,要用時代語言表達傳統文化。於是“陘小玫”誕生,沁陽文旅首次試水讓數位科技激活傳統文化。

“陘小玫”何許人?“陘”指太行陘,“小”代表“陘小玫”可可愛愛的形象。“玫”,是指春季太行山上漫山遍野的黃刺玫。沁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鄭陽介紹,黃刺玫是太行山上常見植物,其花朵鮮豔且富有生命力,寓意樸實、堅強、向上的優秀品質,也蘊含先人不怕困苦開通萬里茶道、實現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奮進精神。

上崗僅三天,“陘小玫”就收穫了網友的認可。她穿著紅藍相間的布衣,梳著兩個髽鬏,坐在一頭小毛驢上,跟著來往的商隊行進在太行陘的古羊腸坂道上,穿過唐初修築的碗子城,到達萬里茶道晉豫線上的重要驛站——窯頭村。在這裡,有眾多車馬店、戲臺,還有官府設置的釐金所,南來北往的晉商、徽商、懷商在此交易。休整后,她隨商隊繼續北上,過了奎星樓就到了山西地界。

“陘小玫”一路笑盈盈地講解。網友“星辰大海”留言:“有了‘陘小玫’,萬里茶道又活了回來。”

據瞭解,沁陽文旅還將利用數字技術推出AI數位歌曲《陘路茶香》、老懷梆折子戲等文創產品。

萬里茶道興盛於17世紀至20世紀初,是溝通歐亞大陸的國際商路。中國萬里茶道蜿蜒穿過湖北省、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途經30個節點城市,目前有55處申遺點,其中河南省7處。

太行陘沁陽段是萬里茶道的重要隘口。其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是沁陽市常平鄉常平村—古羊腸坂—碗子城;一條是沁陽市常平鄉窯頭村—關爺坡。太行陘沁陽段文化遺存達38處,省保單位古羊腸坂、窯頭古坂道是重要歷史文化遺存。2021年,我市成立了焦作市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並將萬里茶道申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2月,焦作召開萬里茶道申遺工作推進會,正式進入申遺快車道。

航拍碗子城。 本報記者 吉亞南 攝

窯頭村關帝廟前的獅子柱礫。

悠悠秋千 蕩越古今
悠悠秋千 蕩越古今
2025-04-06 08:49:51
碗窯里的千年回望
碗窯里的千年回望
2025-04-06 08:50:12
高原上的照亮與成長
高原上的照亮與成長
2025-04-07 06:39:33
古人如何測風量雨
古人如何測風量雨
2025-04-07 08:38:23